記者劉彥池/台北報導
▲LPS運動員追蹤系統,利用空間定位標示可推算空檔距離與次數採用最佳的空間戰術。(圖/臺灣師範大學提供)
運動賽場的拚搏不僅憑選手實力,運動科學的數據分析更是致勝秘器。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相子元教授的運動科學團隊和臺灣創明科技公司攜手,花費4年打造LPS運動員追蹤系統。2021年初臺師大女子籃球隊利用追蹤系統蒐集選手賽場上的移動速度、加速度等數據,推算體能數據,協助教練做出最佳調度,也讓臺師大在110年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女一級、花蓮菁英盃全國籃球錦標賽皆拿下亞軍。
相子元解釋,LPS追蹤系統(LPS Players Tracking)功能類似GPS定位系統,但後者必須透過衛星定位,無法在室內使用。LPS系統透過室內架設基地台和穿戴式感測器,即能突破此限制,加上使用高頻電波傳輸,相較Wi-Fi或藍芽傳輸,更具有低干擾、精密度較高的特性。感測器外型約一個食指大小,重量約16公克,可藏於球衣肩膀處的特殊口袋,輕巧靈便。
▲LPS運動員追蹤器。(圖/台灣創明提供)
相子元也提到,感測器穿戴測試過程不易,最初研究團隊把追蹤器藏在選手的腰部,但跑動時容易撞擊到追縱器,出現延遲或追蹤不良的問題,若埋在內衣裡,又會產生異物感。經過再三調整後,最終發現配戴在選手的肩上訊號最穩定,便在球衣肩膀處縫製特殊口袋,把追蹤器置於其中,既能保證感應狀況良好,也不影響球員表現,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臺師大女子籃球隊教練梁嘉音表示,目前球隊平均兩個禮拜會舉行一、兩場友誼賽,她透過LPS系統接收到多項即時數據,推估球員的身體負荷量,立即得知體能是否下滑,或是表現達到平常應有水準,甚至利用空間定位標示,可推算空檔距離和次數,依當下情況採用最佳的空間戰術。她也提到,透過練習賽數據,還能確認選手疲勞狀態,調整平日的訓練強度。
▲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相子元教授。(圖/臺灣師範大學提供)
相子元說,目前追蹤器只能接收選手身上的數據,但籃球比賽中除了選手外,籃球球體的相關數據例如傳導速率、投籃的拋物線等也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團隊也已經在嘗試把感測器安裝在球體內,未來通過實際測試後,LPS系統在球場的運用可更為成熟。他也提到,目前LPS系統已用於籃球、排球、羽球、網球等室內運動,未來也可用於規劃工廠人員動線,或延伸至全民健康領域,也讓一般民眾可以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