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確診後多久才嘸傳染力?醫曝數據:症狀發生這天測不到病毒

生活中心/許元馨報導

醫師解釋隔離政策的重要性。(示意圖/資料照)

▲醫師解釋隔離政策的重要性。(示意圖/資料照)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提到「被匡列和確診密切接觸者」的「3+4」防疫政策,並解釋隔離三天的意義,黃軒據國外研究指出,「在症發作的第三天後,在這些確診病人的咳嗽樣本和環境樣本,再也測不到病毒」,因此該研究得出其中一個結論為,COVID-19病例在症狀發生第三天後,測不到病毒量,可作為一開始發病,前面隔離3天的參考。

黃軒今(3)日在臉書發文解釋為何「被匡列和確診密切接觸者」只需要隔離三天?他提出西班牙研究指出,該團隊找來22位COVID-19確診者 ,通過試驗安排的刻意密切接觸,測他們的咳嗽飛沫樣本病毒量,和他們自己環境中的病毒量,發現平均CT值中,咳嗽樣本中檢測的平均CT值為25.7 ± 7.0;患者的空氣樣本中檢測的平均CT為25.0 ± 4.0;另外,病毒量方面,咳嗽樣本中的病毒載量濃度為 7.3 × 105 ~ 8.7 × 108 copy/mL;空氣中病毒載量濃度在 1.1-4.8 copy/ml。

黃軒指出,研究發現,在症狀發作的第三天後,在這些確診病人的咳嗽樣本和環境樣本,再也測不到病毒!因此研究人員得出了三個結論:一、CT 值不能作為能不能傳播的檢測指標,二、顯然確診感染者,咳嗽的飛沫帶著的病毒濃度,比他的周邊環境更多,三、COVID-19 病例在症狀發生第三天後,測不到病毒量,可作為一開始發病,前面隔離3天的參考。

另外,黃軒提出日本國立傳染疾病感控研究所的研究指出,Omicron 病毒最高複製能力,可能會是在「症狀發作後的2-3天」,而不是如以前想的,只在潛伏期內的1.5-3天內。因此他呼籲民眾,「症狀開始發作的前三天,不要出門」,居家隔離一下自己,才是對自己以及對別人來說,都是最安全的措施。

文末,黃軒不忘提醒大家,「3+4不適用確診者」,「3+4」僅適用於「被匡列和確診密切接觸者」,目前居家照護的確診者仍需要維持7天居家隔離和7天自主健康管理的「7+7」方案。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並遵循疾管署最新防疫指引。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隊火力全開戰勝美國隊 賽後記者會談勝負關鍵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