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醫點名1類人「36.5度就要注意」!發燒4大迷思曝光

生活中心/文俐心報導

普遍都會認為38度就是發燒了。(圖/翻攝自健康2.0YouTube頻道)

▲普遍都會認為38度就是發燒了。(圖/翻攝自健康2.0YouTube頻道)

民眾一般都會認為體溫38度時就是發燒了,開始吃些退燒藥、躺冰枕等等降溫行為,但外科醫師江坤俊就於YouTube上傳影片解釋醫學上對「發燒」的定義,以及破除一些常見的迷思。江坤俊也特別指出有些老人體溫本來就偏低,平常大約是35度的體溫,那麼對這類人來說,發燒體溫就不是常見的38度,而是36.5度。

江坤俊指出,醫學上對於發燒的定義也有不同的標準,但通常會以「核心溫度超過38度」來看,而臨床上最常見的說法即是「肛溫超過38度就算發燒」,但以測量的部位不同也有差別,例如「耳溫、額溫、腋溫」都有些許差異。

此外,江坤俊也表示測量時間、性別、年紀,也都會影響體溫,例如早上的體溫偏低、下午最高;女性一般體溫都比男性稍高一些;兒童因為代謝較快較好,所以體溫也比較高,老年人則是體溫本身就偏低,因此江坤俊也說,要以一個精確的數字定義發燒其實是有難度的。

▲江坤俊表示發燒定義會因為測量部位不同而有差異。(圖/翻攝自健康2.0YouTube頻道)

江坤俊強調,最需要留意發燒情況的就是老年人,若是家中的長輩出現食慾不佳、精神不濟等狀況,一般都會先量血壓與體溫,但江坤俊提醒老人的體溫本來就偏低,大約在35度左右,因此如果測量出體溫是36.5度,那對老人而言就已經算是發燒了,千萬不要只看數字就輕忽症狀。

另外,江坤俊也點出有「中風癱瘓、糖尿病」2種疾病的長者要多留意,是不是身上出現傷口造成感染而發燒,有時候老人家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已經受傷,而發燒大多是感染造成,別看體溫數字正常就真的以為沒問題,要小心長輩是不是已經出現感染症狀,只是因為體溫偏低所以沒被發現;還有一種風險就是長輩因為免疫力不佳,導致就算出現感染症狀也沒有發燒,這種情況最需要照護者特別留意,江坤俊提出發燒最關鍵的一點是「找出身體哪裡出狀況」,並對該症狀進行適當的處理。

▲江坤俊破解4種關於發燒迷思。(圖/翻攝自健康2.0YouTube頻道)

除此之外,江坤俊也破解關於發燒的4個迷思,第1、發燒時是可以吃退燒藥的,而且是在「微燒」的時候就可以吃,不必等到燒到39、40度才吃退燒藥。

第2、酒精擦拭身體不能退燒,一時的降溫當然很顯著,但這只是短暫效果,並不能真正幫助退燒,江坤俊強調尤其是對幼童千萬不能這樣做,「恐怕會因為吸入大量酒精而造成酒精中毒」。

第3、發燒不是只要到棉被裡出汗就好,江坤俊解釋,雖然流汗確實是人體降溫的機制,但連續發燒時人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硬是大量出汗反而可能導致脫水的情形。

第4、貼退燒貼、躺冰枕是有助於退燒降溫的,只是如果高燒不退,江坤俊還是建議要搭配退燒藥一起服用,才會有效果。

▼影片來自YouTube-健康2.0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日本 LIVE直播聊天室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