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暫停台灣多項產品輸入。分析指出,台灣出口經濟重點在半導體和消費電子,中國也不太可能拿台商在中投資做文章,這波暫停進口具備的象徵意義較大。
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19小時,中國對台灣祭出進口禁令表達不滿,中國海關暫停台灣柑橘類水果、白帶魚及冷凍竹筴魚輸入,另也喊停我方多家食品廠產品;中國商務部則是宣布暫停對台出口天然砂。
▲中國暫停台灣柑橘類水果輸入。(圖/中央社)
南華早報(SCMP)報導引述分析人士推估,中國不會擴大經濟手段,特別是針對台商在中投資和雙向貿易部分,因為若是對付這些面向,也勢必傷害到中國本身經濟。
報導引述國際商事仲裁領域專家陶景洲表示,中國一直都認為單邊經濟制裁是雙面刃,裴洛西訪台可能會使中國限制某些來自台灣和美國的進口,但是這種限制非常有限;為了報復,美國可能加大技術出口管制或加大在美中企活動審查力度,美中關係恐再惡化。
▲中國再搞小動作,宣布暫停天然砂輸台。(圖/資料照)
一些分析意見指出,台灣出口經濟依賴半導體和消費電子產品,其次是機械和石化產品,中國動輒打出經濟牌,恐將激起反中情緒,也會打擊中國本身的經濟。
報導指出,台灣投資者自1980年代以來陸續將資金投入中國,4200家台資企業提供了當地許多工作機會,同時也幫助推動上海附近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中國獨立經濟學家洪浩說,台灣企業也是在中的主要投資者,「制裁台灣就像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且加深雙方分歧」。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盧翔說,北京不會升級為全面的經濟戰爭,長遠來看,中國大陸仍以與台灣經濟一體化為目標;支持「台獨」的公司和部分產業恐會受波及,但是影響有限。
金融研究顧問公司Kapronasia創辦人卡普隆( Zennon Kapron)認為,台灣公司是中國價值經濟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很難對這些貿易施加太大壓力,「我認為中國面臨的挑戰在於,它嚴重依賴來自台灣的高端晶片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