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依璇/台北報導
▲刑事警察局。(圖/記者李依璇攝影)
少年相關觸法事件頻傳,平面媒體以「國家危機 青少年犯罪率劇增」為題,描述青少年犯罪人口率8年增加47%,警政署昨晚發布相關數據澄清,進10年來12歲以上未滿18歲的少年犯罪人數,整體而言其實略呈現下降趨勢。
刑事局指出,少年安置、少年司法審理,以及將要施行之「行政輔導先行」之少事法新制,但以上對少年的保護及處遇措施,依法僅限於12歲以上未滿18歲,無完全刑事責任能力未成年人,但該報導的統計數據圖表卻將已成年之18-24年齡層一併計入其所謂的「青少年犯罪」,再將之算入犯罪人口率,並不準確。
經警政署統計,近10年來12歲以上未滿18歲之少年犯罪人數,整體而言略呈現下降趨勢,自2014年1萬969人,降低至2021年之9,627人;但因少子化緣故,整體少年人口總數減少,每10萬少年人口之犯罪人口率因此反而略有增加,從2014年每10萬人有637.87人,上升至2021年774.88人,並非「8年劇增47%」。
刑事局分析近年少年犯罪增加案類,主要以詐欺及妨害秩序為主。首先,在詐欺部分多因少年缺乏社會經驗與經濟基礎,且過去鮮少有犯罪紀錄,刑責相對較輕,易被詐騙集團所吸收為提款車手,而隨著疫情及全球詐欺案件遽增的影響,因此我國少年犯罪率也隨之增加。
刑事局指出,另因2019年有關妨害秩序部分刑法149、150條修正,放寬聚眾鬥毆案件適用刑法條件,目的在嚇阻街頭暴力及犯罪集團吸收少年加入幫派,但適用對象的放寬也導致案件數與涉案少年人數自2020年起有明顯增加,但長期來看,這都是調整治安策略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