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同樣是面對購買疫苗的議題,為何去年獲得讚賞,今年卻備受爭議?台灣韜略策進協會副理事長張宇韶近日針對郭台銘BNT追加劑之議題動作頻繁一事,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郭台銘的行為乍看之下似乎又是以蒼生為念,但其實郭董的言行充滿了濃厚的政治味,之所以採取這種戰術作為則有其脈絡可循。
全文引述自關鍵新聞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8680):
當時的「下架民進黨」氛圍為何形成?
國民黨之所以取得今年縣市首長勝選,在民進黨防疫政策大作文章應是重中之重,其中又以疫苗議題作為攻擊矛頭。
在這個議題攻防中,執政黨與政府始終處於兩難的被動狀態,因為對手始終都用趨近造謠或情緒勒索的方式攻擊,如果放任不管只會在藍營同溫層發酵,最後造成「謊言講一萬遍也成真理事實」的結果;特別是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往往透過藍營政治人物渲染,再經由YouTube直播主或抖音擴散,最後醞釀成「下架民進黨」的社會氛圍。
如果民進黨不正面對決,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取和國民黨同樣的策略,亦即「進攻就是最佳防守」,你來情緒勒索,我就回敬道德綁架,你們無中生有抹黑造謠,我們答非所問然後丟出新的議題炸彈。這個選戰就會在負面情境下進行,然後個別激發動員各自的基本盤來拼最後勝負。
平心而論,這不是陳時中的風格,更不是執政黨該有的態度,所以不論疫苗或論文候選人都採取正面迎敵直球對決,用政策論述甚至是簡報陳述的方式,說明事件的原委與來龍去脈。
這種出自於責任或「愛與包容」的方式,猶如韓國瑜彼時所創造的旋風:一個問題還沒有處理完,下個新的危機就已經萌生,結果陷入越解釋越被動的狀態,其中耗損的不僅是自己的時間成本,更賠上的自己的人設與費盡心思的政策設計。
想上大位,卻使用了打手般的戰術模式
從2019年國民黨初選的經驗觀察,郭台銘的罩門就是,他無法將自己在商場上那套「老闆邏輯」轉換成「領導人論述」,換言之他可以在產業界縱橫四海,對自己員工侃侃而談,但無法在媒體面前系統性的說明他內心的國家大戰略、地緣政治、民主核心價值等「政治家」的議題。
四年的時間過去了,沒有任何跡象告訴國人他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或是經過四年的淬煉後他已經脫胎換骨,於是乎他選擇了和羅智強、徐巧芯、王鴻薇一樣的戰術模式。
如果說,這是郭台銘邁向大位的起手式,即便擁有同溫層的聲量,但是卻完全失去了高度,因為這是網紅或議員譁眾取寵的套路。更諷刺的是,郭台銘口中從三國演義搬來的「禽獸、朽木」橋段,本是諸葛亮罵王朗的戲劇效果,在正史中完全不可考,一個要角逐大位的人,卻啟動章回小說的說書人模式故作姿態實在令人剖腹。
更有趣的是,郭台銘小編這套本想以「漢室正統」自居來批評民進黨助紂為虐的說法,班門弄斧的結果卻被許多人高級黑,指稱這全然是習近平在中國當下疫情肆虐的寫照,況且要消滅中華民國的似乎是中共這位領導人,離開國民黨的還是郭台銘自己。
郭台銘扯了半天完全牛頭不對馬嘴,故弄玄虛吊了半天書袋還不如那位深藍氣象主播一句「德不配位」痛快,這令人想起「鴨母王」朱一貴稱帝時,臨時拿歌仔戲服黃袍加身的那副窘境。旁人都想問,究竟在急就章或匆忙什麼呢?
同樣是疫苗,但這次郭台銘已將個人政治凌駕在公共利益之上
郭台銘或許納悶同樣是購買疫苗議題,為何去年自己獲得讚賞,今年卻備受爭議?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只有郭董自己看不懂。關鍵在於心態與角色的問題。
郭台銘或許納悶同樣是購買疫苗議題,為何去年自己獲得讚賞,今年卻備受爭議?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只有郭董自己看不懂。關鍵在於心態與角色的問題。
去年台灣疫情爆發,正當國人急需疫苗的時候,中國又頻繁打壓政府透過正式管道取得該戰略物資。郭董與台積電、慈濟在與政府的合作下,發揮他個人的影響力捐贈疫苗,這不僅是他個人展現企業家高度的身分,同時也讓台灣在防疫期間所謂的「國家與社會」、「政府與企業」的協調關係表現得淋灕盡致,也可視為「國家主導,民間協商」模式的呈現。
此一模式在「口罩國家隊」的組建過程中可以找到軌跡,簡言之,即便郭台銘有個人的想法,但是至少是將個人的行動鑲嵌在國家的利益當中。
當下多數民主國家與台灣業已進入「後疫情時期」,國人並沒有施打疫苗的需要與迫切性,郭台銘帶這個風向明顯已將個人政治利益凌駕在公共利益之上,說穿了就是為了爭奪自己在藍營總統大位的話語權與主動權。
郭董要搞清楚,過去能夠遊走兩岸而且游刃有餘,是因爲企業家的角色至少不衝擊、挑戰敏感的國安、主權等敏感政治議題,這個潛規則與社會底線至少可以讓他扮演辜振甫在兩會對話、或張忠謀在APEC中的功能。如今郭董跨過了這條線想要直取大位,北京必然要求他在一中原則的立場上有所表態,國人也對其紅頂商人身分或富士康是否成為人質的議題存有疑慮。
這絕非單純複製國民黨仇恨動員的選戰戰術可以比擬,問題是,郭台銘想清楚了嗎?
▲張宇韶認為郭台銘想上大位的罩門是他無法將「老闆邏輯」轉換成「領導人論述」。(圖/翻攝自94要客訴、郭台銘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