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古代進士放到現代啥地位?再廢都能當五品官 每3年才出300人!

三立新聞/蕭宥宸報導

古代舉人、進士與現代碩博士生不可同日而語。(示意圖/資料照)

▲古代舉人、進士與現代碩博士生不可同日而語。(示意圖/資料照)

萬般皆下品,真的只有讀書高?古代讀書人只要考取功名,就等於獲得工作保障,就算不能萬裡挑一考上「狀元」,舉人、進士也能翻轉階級成為人上人,甚至還有許多讓老百姓羨慕的特權。那麼這些秀才、進士放到現代是什麼地位?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及抖音網紅「廈門小祈」介紹,據保守估算,古代文盲比率約在90%以上,因此讀書人透過科舉考取功名,跟如今的學生獲得大學、碩士學歷可以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古時候能夠讀書的人家中多少都得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貧苦農家若想讓小孩讀書,其可能性微乎其微。

普通讀書人必須先到縣裡考取「童生」,考中才有資格繼續往上考「秀才」。以清朝一代來說,200多年的時間裡,人口超過數億的國家,童生總數才約在200至300萬人之間,秀才則僅有約46萬人。而考上秀才後,就成為官場的替補人員,見到官員也可以不用下跪。

讀書人憑藉實力或運氣考上整個清朝只有15萬人的「舉人」後,在當時就屬於地方的爆炸性新聞,中國一共2000多個縣,平均每年、每3個縣才能出現1名舉人。而當上舉人也代表讀書人正式踏上官途,最差都能有個縣太爺能當,擠身官老爺的行列。

舉人要想更上一層樓,就是挑戰考取「進士」。每3年1次會試,大概產出約300多名進士,進士和舉人雖然只差一等,但2者待遇上的差距可說是天壤之別。一名進士就算再無能、再沒有用、運氣再差,一輩子都不入朝,也能在地方獲得一個五品的「知府」官職;而多數進士想在退休前,成為布政使、巡撫等封疆大吏都綽綽有餘。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選罷法》立院可能表決!民團院外集結籲別硬闖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