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為解交通問題祭新招,決定在年底推出甲地借、乙地還的U-Car租車,期望能藉以降低民眾購車意願、舒緩停車格不足等問題,省下的空間可綠化種樹、回歸行人。不過,強調以「共享」為核心概念的U-Car卻遭外界質疑,配套措施若不夠完善,恐衍生出更多問題。
▲示意圖。(圖/資料照)
借鏡UBike經驗為模範,北市府預計於年底推出U-Car租車新制。對此,資深記者黃暐瀚在臉書表示,「共享車」的概念並非台北市獨創,研究發現,國外一輛共享車可替代15輛的自用車,亮眼的數據深得柯文哲的心,因而決定推動到底。
不過,黃暐瀚指出U-Car潛藏的五大考驗,質疑「真能降低買車率?」他認為,台北的大眾運輸路網位居全國之冠,有需要天天開車上路的人,基本上都存有「大眾捷運系統無法滿足」的因素,要這個族群改變習慣,排隊「搶車」碰運氣,恐怕太過樂觀。
黃暐瀚認為,U-Car實施後恐讓道路更塞,「無力買車」或「不需買車」的人,會因U-Car出現增加單次上路的機會,道路將更加擁擠。再者,U-Car採用汽油車一樣排碳造成空汙,對綠能完全沒有幫助。
黃暐瀚認為,U-Car採首次使用前完整登錄,在無人審核的情況下借車,恐衍生出無照駕車、酒駕以及無法檢核誰是開車者等問題。最後,由於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目前皆無加入的意願,「北市借車、北市還車」的行車範圍,恐降低民眾使用意願。
黃暐瀚認為,市府強調只要大家願意多「共享共乘」,計畫就一定可以成功,他質疑,「但現實上真的願意跟『陌生人』共開一輛車的市民,到底會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