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薛瑞元(左)今澄清,經食藥署統計,目前國內僅有9項藥品找不到替代藥品,而非200項。(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缺藥潮再起?近日傳出國內估計缺200種以上的藥物,再加上健保署持續砍藥價、還有以哈戰爭引發紅海貨運卡關,海運價格暴增1.8倍,恐讓台灣再度陷入大規模缺藥困境。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今(22)日澄清,經食藥署統計,目前國內僅有9項藥品找不到替代藥品,才是真正的「缺」藥,但已陸續徵得替代藥品專案製造或輸入;薛瑞元說,大部分傳出缺藥消息為堅持要用原廠藥品,突顯出台灣民眾或醫師對於原廠藥的迷思還是根深柢固。
《三立新聞網》今年初曾報導過,不少鼻過敏患者依賴使用、可緩解過敏性鼻炎的藥品「莫鼻卡」已缺藥4個月。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證實,該款藥由於含有麻黃素,屬於管制藥品,去年可能因藥開得多的關係,早從暑假末就開始缺藥,連醫學中心都沒藥,目前第一線只能找替代藥應急。
近日則傳出疫情打亂供應鏈、再加上烏俄戰爭造成原物料短缺,讓台灣去年初爆發「30年來最大的缺藥潮」,如今狀況依舊,保守估計至少缺200種以上的藥物,再加上健保署持續砍藥價、還有以哈戰爭引發紅海貨運卡關,海運價格暴增1.8倍,恐讓台灣再度陷入大規模缺藥困境。
食藥署今日回應,自「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成立以來,共接獲600餘件藥品短缺通報案件,辦理至112年12月31日,經調查評估多為無短缺或有建議替代藥品,僅9項為國內無替代藥品,食藥署已即時徵得8項替代藥品專案製造或輸入,其餘1項正徵求中,有效避免藥品短缺造成臨床端之衝擊。
▲國內無替代之9項藥品明細。(圖/食藥署提供)
薛瑞元今日上午出席衛福部發布修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記者會時,回應媒體缺藥詢問。他說並沒有缺藥200項,真正缺藥沒有替代藥品約8、9項,但食藥署有爭取專案製造或輸入,只剩下1項還在徵求中,就是為了避免藥品短缺造成臨床端的衝擊。
他解釋,大部分缺藥是堅持要用某廠牌藥品,可見民眾或醫師對於原廠藥迷思還是根深柢固,「如果這樣就叫缺藥的話,那台灣非常危險」,紅海危機就會造成缺藥,因為運輸不順、國外原廠藥就會輸不過來;換句話說,如果跟健康有關時,但民眾還是堅持要某些廠牌「那就會等死。」
薛瑞元說,藥品應該沒有品牌忠誠度問題,如衣服可能會要某個名牌,「但藥品只要可以治好你就是好藥物」,目前可以替代的學名藥很多,是不是國產的沒有差異,希望民眾不要堅持品牌迷思,以免影響健康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