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古代的窗戶經常是紙做的,那為什麼下雨不會毀損?(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人類科技文明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需求與問題,不斷從中進步改良,漸漸有了現代化的便利生活。其中,家家戶戶必備的窗戶,也有一段進化史,在古代歷史劇中,經常能看到所謂的「紙窗戶」紙窗戶存在,但為什麼那個時代使用紙窗戶,卻不擔心下雨呢?原因揭密。
玻璃,是相對近代才出現的物品,放眼中國歷史,早期是用紙來遮風避雨。雖在唐朝時候就普遍會使用紙,但真正把紙變成窗戶,大概是到明朝的時候。至於為什麼紙不會被淋濕呢?其實是有原因的。
根據百度百科的說明,古代糊窗戶的紙,並不是一般的紙。那麼這種窗戶紙是怎麼做出來的呢?這種窗戶紙由穀皮、樹皮和藤類植物做成,並且在桐油裡面泡過,桐油有防水的作用,這樣製作而成的窗戶紙非常厚,有著防水防潮的功能。這種窗戶紙,夏天可以阻擋風雨,冬天可以阻擋雪花,非常結實耐用。這種材料除了被用於糊窗戶,也用來做紙傘。
由此可知,用來做傘的紙來做窗戶,是非常結實耐用,不會輕易被雨淋濕的。所以,電視劇裡,用手指沾點口水輕輕一捅窗戶紙就破洞這種場景是不存在的。根據地域也有差異,中國南方一般用竹簾紙,據說這種紙比較透亮,透光性比較好;北方十分寒冷,有些人為了讓窗戶有更好的防寒效果,會糊上兩層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