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布終止徵收澳洲葡萄酒反傾銷稅,學者認為,中國是不可靠及不公平的貿易夥伴,不該用綏靖政策換取貿易往來,澳洲應該利用機會實現市場多元化,並像許多民主國家一樣遠離中國。
▲中國取消澳洲葡萄酒反傾銷稅,學者認為用綏靖政策換取貿易不妥。(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美國之音今(2)日報導,中國3月29日起終止對原產於澳洲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專家認為,坎培拉應該發揮經濟槓桿的功能與中國談判,因為貿易而在民主的原則上妥協沒有必要。
前中國駐雪梨總領事館政治領事陳用林表示,中國利用世貿組織(WTO)機制對全世界進行商品傾銷,卻從未實踐世貿組織提出的條件,反而讓中國經濟壯大進而威脅到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導致許多民主國家已經陸續採取措施逐漸與中國貿易脫鉤;坎培拉不該犧牲民主國家的原則,用綏靖政策換取貿易往來。
澳洲國際關係觀察家蔡芳婷(Sophia Tsai)則指出,自2010年以來,中國對澳洲葡萄酒的需求下降,因此澳洲葡萄酒產業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不是關稅造成的,這次坎培拉促使中國終止徵收葡萄酒的反傾銷稅顯然不夠聰明。
蔡芳婷說,中國最初加徵關稅的項目是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產業,是澳洲可以輕易多元化的產業。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國就已被證明是一個不可靠和不公平的貿易夥伴,澳洲工業界應該利用這個機會來實現市場多元化,並像許多民主國家一樣遠離中國。
此外,蔡芳婷提到,中國在澳洲社會的影響力長期失控,滲透到澳洲社會的各個層面。中國外長王毅3月訪澳幾乎沒有公開行程,少數藏人在酒店外合法區域抗議時還遭警察驅離,坎培拉包容中國侵害澳洲公民的自由,甚至在人權法案的執行以及營救澳洲公民楊恆均等重要問題上不斷地妥協。
雪梨科技大學(UTS)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羅震(James Laurenceson)則認為,中國自2020年對澳洲葡萄酒加徵關稅以來,進口葡萄酒市場規模已大幅萎縮,如今能以多快速度恢復中國市場還有待觀察。
羅震另表示,坎培拉正透過一個方式來處理人權問題,也就是雙方明確各自立場,但也不允許這些分歧蔓延並影響雙邊關係的其他方面。畢竟澳洲和中國共同利益多於分歧,因此並非假裝分歧不存在,而是「管理並超越」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