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臥龍鳳雛,兩者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兩者兼得為何沒得天下?

新奇中心/程正邦報導

諸葛亮。(圖/翻攝百度影視)

▲諸葛亮。(圖/翻攝百度影視)

看《三國演義》時,總會被「臥龍、鳳雛,兩者得一,可安天下。」這句名言所震懾。臥龍就是人稱「臥龍先生」的諸葛亮,鳳雛則是名士龐德公的侄兒龐統。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請下山,龐統則被孫權嫌醜棄用投奔劉備,劉備「臥龍、鳳雛」兼得,為何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霸業,反而蜀漢最早被滅呢?綜觀全局可歸納四大原因:

一、營銷的誇大之詞

三國時期群雄紛爭,常言亂世出英雄,許多能人異士急於遇到明主建功立業拜相封侯。無奈他們雖滿腹才學,但藏於山野沒有人脈,名不見經傳難遇明主,這時就要靠大力宣傳引起霸主們的重視了。

水鏡先生司馬徽。(圖/翻攝百度影視)

▲水鏡先生司馬徽。(圖/翻攝百度影視)

現代需要行銷術,在古代同樣也不例外,學生不遇明主,做老師的還坐得住嗎?此時諸葛亮、龐統和徐庶三人的恩師「水鏡先生」司馬徽就向皇叔劉備推薦了自己得意門生,說出了「臥龍、鳳雛,兩者得一,可安天下」這句名言。

其實將統一天下的重任繫於一人的身上,顯然過於誇大,但為了提高學生的知名度,水鏡先生還是四處吹擂、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畢竟學生有出息,老師也於有榮焉。

二:鳳雛好勝早逝

龐統與諸葛亮齊名,魯肅向孫權推薦龐統說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謀略不減管樂等。但孫權竟以貌取人,嫌他貌醜而不錄用,龐統只得去投奔劉備,沒想到劉備雖久聞鳳雛大名,卻也嫌龐統醜不加重用,只給他當了一個小小的耒陽縣令。

龐統。(圖/翻攝百度影視)

▲龐統。(圖/翻攝百度影視)

不得不說,諸葛亮初出茅廬就深得劉備器重,跟他羽扇綸巾、儀表堂堂長得帥不無關係。看來古今中外「顏值」都是一張強而有力的通行證。後來張飛去耒陽縣視察,發現龐統將積壓百餘日的業務半天內就辦完;諸葛亮也跟劉備說龐統「胸中之學,勝亮十倍」,劉備這才相信龐統是個人才,封他「副軍師中郎將」。

不過這職位還是在諸葛亮之下,加上之前因貌醜導致種種心理不平,激起了龐統的好勝之心。一次,他隨劉備南下,諸葛亮夜觀天像建議他「切宜謹慎」,龐統認為諸葛亮擔心他成功而故意阻撓,因此急於進攻,結果中了張任的計,「出師未捷身先死」命喪落風坡。

三:諸葛亮遇阻多

劉備、關羽、張飛是「桃園三結義」的生死兄弟,三人感情相當深厚,但關羽驕傲自滿,公私不分;張飛嗜酒如命,脾氣暴躁,兩人都很難聽從諸葛亮的軍令,以致蜀國遭遇了不可挽回的滅頂之災。

張飛(左起)、劉備和關羽三人情同手足,「桃園三結義」名流千古。(圖/翻攝百度影視)

▲張飛(左起)、劉備和關羽三人情同手足,「桃園三結義」名流千古。(圖/翻攝百度影視)

關羽在立下軍令狀的前提下,私自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但劉備還是為兄弟求情,而正因這次放過,又引發了更嚴重的後果。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遭斬殺,蜀國失去半壁江山,劉備痛失義弟破壞聯吳抗曹大計為弟報仇。

結果張飛也不聽諸葛亮勸,嗜酒成性被身邊小人害死,老將黃忠也犧牲了,蜀國70萬軍隊被陸遜燒得個乾乾淨淨,劉備一氣之下病亡,至此蜀國元氣大傷。可以說,劉關張三人的兄弟情成就了蜀國大業,同樣也讓蜀國走向了敗亡。

四:諸葛亮誤用人

諸葛亮神機妙算謀略過人,但他也不是完人,在用人方面就出現過失誤。例如他對大將魏延有偏見,認為他天生反骨,不採納他的建議,卻對馬良的弟弟馬謖高看,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只會會紙上談兵的馬謖。

魏延。(圖/翻攝百度影視)

▲魏延。(圖/翻攝百度影視)

馬謖自認為通曉兵法,把大軍帶上山紮營,反被曹魏大將張郃斷水源圍困,死傷慘重,最後諸葛亮北伐功敗垂成,不得不揮淚斬馬謖穩定軍心,隨著五虎將凋零,朝中猛將只剩下魏延,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局面。

馬謖。(圖/翻攝百度影視)

▲馬謖。(圖/翻攝百度影視)

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昏君劉禪哪及父親的雄才大略,即使有諸葛亮輔佐仍是扶不起的阿斗,後來,諸葛亮寄予厚望的姜維也是獨木難支,蜀中人才凋零,諸葛亮想要完成統一大業,談何容易?

諸葛亮(右)和劉禪。(圖/翻攝百度影視)

▲諸葛亮(右)和劉禪。(圖/翻攝百度影視)

而敵對的曹魏卻是人才濟濟,因此諸葛亮在用人方面顯然不如曹操、司馬懿,即便鞠躬盡瘁也是死而後已。因此,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兩者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只是托大之詞。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