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唐家興報導
▲古代打仗都是選擇攻城而不願繞道走。(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歷史上,戰爭從未停止,攻城之戰更是屢見不鮮。為了攻克城池,古人可謂絞盡腦汁,發明了雲梯、火箭、投石機、衝車等各種新式兵器。然而,即便如此,攻城的難度依然極大,往往需要犧牲無數士兵才能拿下城池。那麼,為什麼不直接繞過城池前進呢?乍看之下,這種做法似乎很有道理;不過,更多專家認為:繞城而行恐釀大禍。
無數事實證明,選擇繞行這種方法,很多時候是極為不理智的,專家說繞行會出大問題,主要是基於下列4個考量:
1.繞城而行增加了迷失方向的風險:
從地理因素來看,古代的交通遠不如現代發達。沒有公路、鐵路,也沒有開山挖填河的工程,因此可通行的道路十分有限。此外,古代的自然環境大多維持原貌,城池往往建在平坦、易於通行的區域,既方便人們生活耕種,也利於軍事防禦。因此,繞行往往意味著要翻山越嶺,這不僅大大減緩了行軍速度,而且還增加了迷失方向的風險。
2.隊伍拉長容易被伏擊:
繞城前行會分散軍隊,拉長隊伍,容易被守城方發現。一旦被發現,軍隊將成為活靶子,且分散的隊伍不利於馳援和傳達命令。敵人可伺機前後夾擊,導致全軍覆滅。
3.攻城後可補給糧草:
古人行軍打仗講究「兵貴神速」,糧草有限,只能支撐數月。攻城不僅能拿下據點,實現階段性勝利,同時也是補給糧草的良機。攻城後,可讓士兵休整,並收取城內糧草庫,緩解糧草壓力。
4.避免遭到前後夾擊:
繞過城池看似可避免衝突,但卻可能在攻打下一座城池時遭到前後夾擊。攻城雖然有風險,但利益更大。繞行則可能面臨重重關卡和圍追堵截,隱患重重。
綜合考量,攻城在許多情況下比繞城更為保險,且收益更大。然而,並非每一座城池都必須攻下。如果軍隊輕裝簡行、行軍方便、目標明確,則可繞過城池直取目標。但這種情況較為罕見,大多數情況下,軍隊不得不攻克這些堅固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