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中國人無所不吃「為何偏拒絕貓肉」?李時珍把原因寫在《本草綱目》了

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本草綱目》曾提到貓的食用價值和醫用價值。(圖/資料照)

▲《本草綱目》曾提到貓的食用價值和醫用價值。(圖/資料照)

都說中國人「無所不吃」!中國發展至今,從天上飛的、地上游的、地上跑的,就連被外國人當作垃圾丟掉的動物下水,如豬內臟、豬蹄、雞爪等,都被各種烹飪方法搞定,做出絕頂美味,甚至當作藥材入藥。不過有一種動物,卻是甚少被人類作為菜餚上桌,那就是「貓」。在中國,有一道廣東名菜叫作「龍虎鬥」,相傳是龍虎爭鬥之意,主要食材就是蛇與貓。不過今天蛇肉在廣東一帶還非常流行,但吃貓肉的就很少見到了。

李時珍表示,貓肉「又咸又酸,十分難吃」。(圖/pixabay)

▲李時珍表示,貓肉「又咸又酸,十分難吃」。(圖/pixabay)

有關貓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詩經》、《禮記》等先秦文獻。貓咪在宋朝的時候就早已進入尋常,而最原始的品種就是狸花貓。雖然貓肉具有補氣疏風、通經絡、散淤結等功效,不過明代的「醫聖」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裡明確記載了貓肉的味道:「然狸貓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李時珍在評語中忍不住強調「又咸又酸,十分難吃」,因此並未納入食譜,也成了中國人長期以來不吃貓肉的傳統習俗。

其實,人類的動物性食物大多來源有家禽、家畜等。而貓多是散養的,常吃老鼠、腐肉等不乾淨東西,容易感染寄生蟲,致病率相當高,即使貓肉煮熟也很難殺死。其次,貓肉作為蛋白質的來源效率太低,也即出肉率低。貓是肉食動物,成長周期很長,吃30斤其他動物的肉,長成不到10斤的貓,沒人願意做虧本生意。

#中國

【#直播中LIVE】⚡颱風特報 #不斷電直播⚡山陀兒12:40登陸高雄小港 受地形破壞將轉輕颱!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