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晏琳/台北報導
▲不少國道事故與不當使用輔助駕駛系統有關。(圖/翻攝畫面)
汽車科技日益進步,不少駕駛會使用輔助系統行駛。不過越來越多的國道事故與不當使用輔助駕駛系統有關,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表示,輔助駕駛系統可能無法即時辨識前車未行駛於車道正中間、上下坡度或彎道曲度變化較大路段等6種路況,呼籲駕駛人雙手仍須持續握著方向盤,保持警覺並注意路況。
高公局表示,車輛在高速行駛下,應變時間相當有限,稍不注意即可能發生危險,故車輛駕駛應充分瞭解其車輛功能狀態及其限制,並應手握方向盤,注意車前動態,隨時做好制動反應。
目前台灣市售車輛之輔助駕駛系統為等級0~2(SAE J3016 Level 0~2),雖然有自動跟車(ACC)及車道置中(LKC)等功能,有助行車穩定性,但對路況變化的反應仍有相當之侷限性。尤其各家車廠輔助駕駛技術不一,故駕駛人務必遵照各車廠提供之「車主手冊」規定,不得逾越該手冊之規定與使用方式。高公局指出,最重要是,駕駛人千萬不能將之視為全自動駕駛而完全放手讓輔助駕駛系統自行操作車輛。
▲高公局指出,輔助駕駛系統可能無法即時或正確辨識6種路況。(圖/高公局提供)
高公局表示,經查目前市售車輛所配備之輔助駕駛系統,可能無法即時或正確辨識下列6種路況:
一、與前車速差過大或前車為靜止狀態(如:故障車、高速公路事故處理車輛、施工車輛)。
二、前車未行駛於車道正中間。
三、上下坡度或彎道曲度變化較大路段。(影響雷達偵測角度)
四、旁車突然切入車道前方或前車突然轉向。
五、濃霧、雨天或強光等特殊天候環境。(影響雷達和鏡頭的效能)
六、特殊形式之車輛、摩托車,靜止行人。(無法正確辨識該類人、車)
高公局提醒,雖現行並無特別針對不當使用輔助駕駛系統之一般交通事故進行統計,惟經公警局協助蒐集110~113年國道施工車輛遭撞事故共計454件,其中約5成(235件)肇事車輛為配備有輔助駕駛系統車輛,而在這些配備有輔助駕駛系統車輛中超過5成(128件)肇事駕駛承認有開啟輔助駕駛系統。前述配備輔助駕駛系統車輛撞擊施工車輛之肇因,有近9成係駕駛人未注意車前狀態、分心駕駛或使用輔助駕駛系統不當。
高公局呼籲,目前輔助駕駛系統尚未達自動駕駛程度,駕駛仍需肩負車輛控制責任,無法取代真人操作車輛;駕駛人使用輔助駕駛系統時,雙手仍須持續握著方向盤,保持警覺並注意路況,隨時準備介入操控或煞車減速。特別是進出高速公路交流道、服務區或休息站時,因須變換車道且匝道線形變化較主線為大,強烈建議用路人不要使用輔助駕駛系統,以免輔助駕駛系統對路況辨識失敗而肇致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