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5/01/21/4976784-PH.jpg)
▲晶片保衛戰已起,即便台灣是美國隊一元。也要採得住煞車。(圖/資料照)
台積電(2330)將於美國時間2月11日(台灣時間2月12日)在美國召開董事會,這是台積電成立37年來首次將董事會移師美國舉行。業界分析,此次會議地點勢必與美國總統川普對外揚言對台灣晶片課徵100%關稅有關。不過,台積電強調,董事會並非固定在特定地點召開,而是會在台灣及海外各營運據點舉行,此次選擇在美國舉辦,主要是因為美國新廠正式量產,讓董事會成員了解公司營運狀況。
此次會議選在美國舉行,正值美國總統川普推行關稅政策、地緣政治議題持續升溫之際,因而備受關注。市場推測,這與台積電支持美國製造、擴大全球布局有關。早在1月17日台積電第四季法說會就已經宣布2025年營運及新廠佈局,最高階製程會根留台灣,這也是台灣法令有強制規定,海外廠與國內製成必須差2代,例如美國亞利桑那廠穩定生產四奈米,四奈米以下到二奈米製程都必須留在台灣。
不排除川普以對台100%晶片課稅,是在以稅逼我國高先進製程前往美國,但是若高先進製程留在美國,台灣會被「整碗端走」,這就非單純經貿議題,而上升到政治國安層面。對台積電高階製程,台灣本身就需要啟動「保護主義」。
經濟部對美國總統川普將對晶片課稅的做法,也派出次長江文若與產發署副署長陳佩利為代表,預計11日赴美國華府,與美方進行更深入的解釋與溝通,希望能有好結果。因為台積電此次會議可能涉及全球布局調整,包括提升美國先進製程產能,這可能使部分高端製造轉移至美國,對台灣本地供應鏈造成挑戰。
若台積電技術轉移或被低價技術入股,將削弱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並增加對美方的依賴。台灣需強化自身供應鏈韌性,並加速在其他市場(如歐洲、東南亞)的布局,以減少單一市場依賴。此外,政府與企業需共同協商以維護技術自主性。因此,台積電此次董事會不僅是台積電全球布局的轉折點,也攸關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
更多新聞:新聞幕後/DeepSeek橫空出世 第三次世界大戰狼煙恐已燃起
更多新聞:台灣還沒超強主權AI可以嗎? 藍委居然想拿DeepSeek「這樣做」
更多新聞:台南囡仔蘇姿丰掉隊輝達一截? AMD怎麼了還能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