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保祥/綜合報導
韓國職棒(KBO)休季期間最大看頭是自由選手(FA)與洋將簽約新聞,10球團完成簽約洋將有20人,多達10人年薪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020萬元)以上,而且已經可以與日本職棒(NPB)競爭洋將年薪,對於大、小聯盟浮浮沉沉的4A級洋將來說,到韓職賺1年多過小聯盟5年待遇,成為外國人投手的優質選項。
韓國媒體《SPORTS首爾》3日分析KBO洋將薪水狂飆後,韓職成為小聯盟4A選手的絕佳舞台,因為不少小聯盟球員休季後去打冬季聯盟,或是兼差賺生活費貼補家用,雖然升上大聯盟(MLB)薪水是三級跳,但誰也不知道何時能上去。
曾獲得賽揚獎的蝴蝶球投手R.A. Dickey曾在自傳寫到,10年前三星獅與韓火鷹曾提出年薪30萬美元合約邀請,當時Dickey說,「30萬美元是巨額年薪,這比我過去5年賺的錢還多。」天人交戰後,Dickey選擇留在美國苦撐,才有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隨著韓職解除洋將年薪上限30萬美元後,最近2年開始百萬美元在KBO時常出現,Eric Thames與Andy Van Hekken在韓職成功經驗讓不少小聯盟選手把韓職視為優質選項。
▲38歲左投Andy Van Hekken被認為是韓國職棒成功洋投。(資料照/截自韓國媒體)
就拿SK飛龍洋投Merrill Kelly來說,剛到韓職年薪只有25萬美元,2018年年薪已達17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5286萬元),多半洋將都會想繼續在KBO打球,除非大聯盟或日職開出更好條件。
除了韓職洋將年薪敢開之外,美國職棒不管大、小聯盟移動距離驚人,就算是大聯盟球員球季中主客場移動也是非常辛勞,更何況動輒搭車10小時的小聯盟,韓國移動距離短,當時更能吸引洋將。
就拿LG左投David Huff來說,最近傳出養樂多補強牛棚看上他,Huff今年年薪為140萬美元、另有30萬激勵獎金,養樂多至少要開出1億5000萬日圓合約才有可能吸引Huff加盟,LG已經說,「我們追加金額沒有差日職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