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日本有旅蛙,台灣也有萌蛙!被好友齊柏林暱稱為「蛙導」的導演楊仁賢,投入動畫創作20餘年,這次他帶著最膾炙人口的《桃蛙源記》等4部動畫創作,即日起至5月27日在府中15展出,首次曝光上百張創作手稿,以及《桃蛙源記》主角公仔等,邀請民眾來一覽蛙導近十年的動畫創作旅程。
▲圖/翻攝自新北市文化局官網
楊仁賢在高中畢業後進入當時國內最大動畫代工公司「宏廣」,參與多部迪士尼動畫的 製作,但他不甘心只能為人作嫁,一頭栽入台灣少有人創作的3D立體動畫製作。十餘年的原創動畫之路,他堅持使用台灣本土元素,透過動畫呈現台灣的生態原貌,作品兼具人文與自然保育概念,極富教育寓意。其中《桃蛙源記》更是台灣第一部自製3D動畫電影,以南投桃米村的黑蒙西氏小雨蛙為發想,參考了大量的資料與田野調查,耗時6年製作,故事講述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生存條件緊縮下,人類 與青蛙各自尋找心目中的桃花源故事。
該片在2016年於大陸上映,短短十幾天就破了6500萬票房,造成一股青蛙旋風,2017年完成的《花帔阿獺》則以金門特有的保育動物水獺為創作主角,結合金門可愛有趣人物個性,更邀請到前總統夫人周美青幫兩隻水獺主角中的「小金」配音。
楊仁賢表示,在台灣做動畫非常辛苦,但他一直始終如一堅持理想,他也透露,「蛙導」這個兩個字對他生命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我的好朋友齊柏林給我的稱呼,他用鳥木看台灣、我用微觀說故事,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搭起了非常好的友誼,今天這個展覽籌備的過程很辛苦,對他意義重大,同時他認為必須要幫他的好兄長用自己的角度、能力去完成他未完的理想。
▲圖/翻攝自新北市文化局官網
楊仁賢還說,這一路走來很艱辛,在創作《瑠公引水的故事》時剛好碰到父親過世,當時身上只剩一千多塊,全部是從零開始重整,「但我的生長環境養成我的毅力,我 也知道很多東西我必須比別人更努力學習,而從《桃蛙源記》到《花帔阿獺》又是另外一個層面,我的作品其實是一直在變」。
楊仁賢在府中15新北市動畫故事館展出「蛙導的動畫旅程—十年創作展」,集結其與團隊2007年至2017年間的創作,包括2009年完成的《瑠公引水的故事》、《黑蒙》、《桃蛙源記》及《花帔阿獺》等4部作品,展出從未曝光的概念圖、角色設計、美術概 念設定等上百張創作手稿。此外,展場也佈置了一個小池塘,展示團隊將動畫中可愛逗趣的角色實體化所做的公仔原型(Prototype)。
《蛙導的動畫旅程-十年創作展》展覽自即日起至107年5月27日,4月28日也特別規劃創作論壇,由楊仁賢主講,與《看見台灣》製片曾瓊瑤對談,分享邀請大家能夠走進展區認識動畫電影的製作過程。
▲圖/翻攝自新北市文化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