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立大功!8旬嬤偽膜性腸炎 孫捐糞成功救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台中85歲施奶奶因中風臥床後反覆泌尿道感染,過去幾個月流轉於養護中心和醫院間,數次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引發「偽膜性腸炎」,造成嚴重腹脹、腹瀉、發燒及水腫等症狀,為維持腸道好壞菌落平衡,醫療團隊決定將孫子的糞便淬取純化後,將好菌移植進腸道,果然達到預期效果,讓阿嬤重展笑靨順利出院。

▲亞大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江承源替患者做大腸鏡檢查。(圖非新聞當事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江承源表示,多數的「偽膜性腸炎」都能藉由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改善,嚴重時也可輔以針劑抗生素,但因施奶奶抵抗力差、感染太過嚴重,經過口服及合併針劑抗生素治療數週,效果仍不佳,令家屬十分苦惱。

江承源於是與家屬討論糞便移植治療方案,說明「以菌治菌」的作法,起初家屬猶疑不定,怕自己「帶賽」,造成奶奶狀況更加惡化,但為了奶奶的健康,大家決定放手一搏,經糞便篩檢選出合適的孫子輩捐贈者後,採集其糞便純化,並以內視鏡方式移植進奶奶的腸道。

術後隔天患者腹瀉、腹脹的情形便迅速改善,水腫狀況也逐漸恢復,後續營養也能順利補充,一周後經追蹤大腸鏡及糞便培養皆有改善,確認患者身體狀況一切穩定,便順利出院。

江承源指出,人體腸道正常狀況下,會存在上千種好壞細菌維持平衡狀態,但當接受抗生素治療後,常將腸道內好菌、壞菌一併殲滅,一旦若有抗藥性強的「困難梭狀桿菌」沒有被殺死,就容易快速滋生占據腸道,導致腸道感染,故透過糞便移植(即腸道微生物移植),將健康捐贈者的糞便細菌移植到患者身上,讓正常菌落移居到患者腸道,便有助於恢復腸道菌落的平衡,達到治療的效果。

江承源強調,糞便移植前需先挑選健康捐贈者,檢查無傳染性疾病後,再採集捐贈者糞便,以生理食鹽水淬取過濾,藉由大腸鏡或胃鏡輔助將糞便灌入腸道,以改變腸道菌落平衡緩解病情,數日即能大幅見效,不過因心理因素的關係,多數人接受度不高,目前仍是放在一線治療無效時,才會考慮使用。

江承源提醒,雖然有的研究發現糞便移植對治療失智、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疾病也有相當成效,但因目前國內醫界對糞便移植尚在討論是否納入常規治療,故若要將糞便移植用於其他用途,建議民眾應諮詢專科醫師意見。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