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博「馬場風華館」 見證后里馬場歷史演變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后里馬場興建於日治時期,二戰結束後由原台中縣政府接管,民國41年由國軍接管做為種馬牧場及騎兵訓練的大本營,目前仍是台灣唯一公營馬場,歷經台灣不同階段馬政史變遷。結合台中花博,市府整建后里馬場中正堂為「馬場風華館」,呈現台灣馬政軌跡、馬術運動發展、馬場歷史風華、古董級馬匹用具實物展示及人馬互動情緣等,內容豐富,讓遊客賞花之餘,也能更認識馬場文化。

民國60年代初期,救國團野外騎乘訓練。(圖/台中市政府)

▲民國60年代初期,救國團野外騎乘訓練。(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民國65~66年,約旦國王所贈之阿拉伯白馬進行訓練。當時后里馬場獲贈六匹,共一公五母。(圖/台中市政府)

▲民國65~66年,約旦國王所贈之阿拉伯白馬進行訓練。當時后里馬場獲贈六匹,共一公五母。(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觀光旅遊局表示,台灣馬政發展始於日治時期實施的馬政計畫,日本政府1914年成立「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后里庄蔗苗養成所第一苗圃」,範圍約為縱貫道路以東,北至牛稠坑丘陵地,南至七星山一帶,總面積約399甲。因牛稠坑地區的地形、氣候、土質極適合發展馬匹畜養放牧,促成台灣總督府同意轉作台中州馬政計畫發展基地,成為當時產馬牧場之一。

二戰結束後,后里馬場由原台中縣政府接管,民國41年配合國防政策需要成立聯勤台灣種馬牧場,從事軍馬繁殖、騎兵訓練,民國48年飼養馬匹數量數達到最高峰,馬匹總數約有400多匹;民國50年起每年暑假由救國團在此主辦暑期青年自強活動「后里騎士隊」及「駿馬大隊」,練習騎術,培養馬術人才。全國中正杯馬術競賽等賽事大多也在此舉行。

▲競賽選手進場(領隊:林增雄先生)(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競賽選手進場(領隊:林增雄先生)(圖/台中市政府)

▲ 全國中正杯馬術障礙超越競賽一景(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國小選手進場(教練:林增雄先生)(圖/台中市政府)

▲ 國小選手進場(教練:林增雄先生)(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民國70年後,國防部開始精減人力及馬匹繁衍數量,為使馬場能自給自足,自民國73年7月起充分運用原有場地、設施,並增闢相關遊樂項目,藉由對外開放營運,增加馬場發展及馬匹飼養的經費來源;同一時期,我國也朝向參加奧運馬術比賽為目標,開始培養參賽國手。民國86年4月底國防部停止對外營業,同年6月底完全退出馬場經營管理;同年由台中縣政府接管並委託后里鄉公所代管,以公辦公營方式經營。

70年代,時任功學社之謝敬禮董事長騎乘阿拉伯馬進場(著西部鞍)(圖/台中市政府)

▲70年代,時任功學社之謝敬禮董事長騎乘阿拉伯馬進場(著西部鞍)(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觀光旅遊局指出,后里馬場有豐富歷史脈動,扮演與軍事息息相關的角色,見證百年來台灣馬術發展的演變風華,更是國人的共同記憶。為此,市府整建后里馬場為「馬場風華館」,除有台灣馬術沿革、后里馬場歷史點滴及具文化資產價值的建築群介紹外,也有后里馬場內古董級醫療器材、馬事用具等珍貴典藏文物展示;馬匹的介紹也很精采,從早期的座騎、馱運、拉車到近代的寵物、導盲、馬術競賽與馬術治療等,讓民眾進一步了解馬匹的習性。

特別的是,館內還設置了「小小馬蓋仙」AR互動遊戲,可讓民眾發揮在展場認識到的馬具常識,將馬具配戴到正確的部位,讓民眾從遊戲中了解馬匹用具。

觀光旅遊局也說,市府更藉由花博會在后里馬場興建具國際標準的馬術障礙超越競技場,推展馬術運動,並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對園區內主要歷建古蹟修復再利用,存舊立新,重新賦予新意,結合「駿馬」與「花卉」元素,規劃全國唯一、兼具歷史文化資產及國際標準化馬術競技場的休憩園區。

#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大數據推薦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日本 LIVE直播聊天室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