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華人都有這麼一個習慣,無論是寶寶出身、小孩第一次上學、身體健康有狀況、運勢不順,反正只要生活上有一些狀況,都會向神明祈福,深信自己家鄉的神明可以給予自己保佑。大多數人都很依賴自己的原鄉信仰,除了因為心裡的不踏實,需要熟悉的神明帶來安全感外,也是一個精神上的寄託。台灣有一句俗語「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表示那時候其實要渡過黑水溝來台灣很困難,但在那麼艱辛的情況下,他們依然背著自己的神明,堅持帶著祂們一起來。而這些當初屬於外來的信仰現在也已經落地生根,成為台灣民俗文化很重要的一份子。
在台灣本身也有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移居,而這些移民也會帶著自己家鄉的信仰。而這些移民也會帶著自己家鄉的信仰一同到新的居住地,例如南方澳的「池碧宮」就是當初小琉球人移居到南方澳時帶過去的小琉球原鄉信仰。
▲圖/寶島神很大提供
南方澳地方地理位置很好,一邊是較淺的台灣海峽,另一邊是較深的南太平洋海域,所以在這裡可以捕到各種魚類,而且魚量很多。加上這裡有不用讓漁民有額外負擔的天然港灣,漁獲穩定,交通方便,各種有利的條件和因素下大家就想要來這裡討生活。陳石碖先生是民國44年移居到南方澳,算是南方澳小琉球最早期遷入的人。後來陳石碖先生覺得小琉球的移民越來越多,但每次只要有事求神,鄉民們都必須千里迢迢的趕回去小琉球,十分不方便。所以他就在民國56年的時候,徵得小琉球漁福村池隆宮池府王爺的同意,將池府王爺分靈到南方澳,而後來小琉球人以外的信徒也越來越多,於是便建了「池碧宮」,並把小琉球「池隆宮」的其他神明都分靈到這裡。而小琉球人的移居除了帶來了不一樣的民俗文化之外,在生活模式上也帶來了新的東西。
▲圖/寶島神很大提供
雖然,這些小琉球人已經居住在南方澳五十多年,甚至有些已經是第二、三代,但他們依然保留了自己的原鄉信仰和文化,就連廟裡的辦事都沿用最傳統的方式和金紙。想看更多關於「池碧宮」的精彩內容?那就不能錯過08/01(三)晚上的《寶島神很大》。
▲圖/寶島神很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