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佳穎/新新聞
縣市長參選人上Instagram「圖」什麼?
影像傳播當道,綠藍白參選人莫不藉影音媒介打造形象,尤其Instagram(IG)這個圖像社群網站更成了重要媒介。擅長網路行宣的柯文哲,IG帳號已逾44萬人追蹤。今年選戰中各重量級參選人,各在IG上形塑什麼形象來「撩」選民?
柯文哲Instagram(IG)帳號在5月27日貼出一段影片:柯文哲頭上戴著虛擬實境(VR),坐在輪椅上讓幕僚推著前進,頭歪向一邊,嘴巴張開望向遠方,右手癱軟放在胸前,並以文字註解:「第一次坐在輪椅上被遛,看太久真的會花轟!」這段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引發討論。
▲年輕人紛紛轉進更講究影像的IG,參選人也紛紛成立IG帳號,要和年輕人搏感情。(圖/翻攝自參選人IG)
百萬觀賞人次,選將們難以放棄
這段影片有7萬多人按讚,引來3500多則留言,並不是人氣最高。6月底,柯文哲在餐會上接受YouTuber黃氏兄弟的邀請,拍攝抖音(Tiktok)的片段,其側拍影片就有超過一百萬人次觀看。
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也不落人後,7月30日晚間,找來外甥納豆一起直播,不顧形象放下包袱,拍攝熱門抖音〈我們一起學豬叫〉。
2014年,柯文哲在台北市長選舉中勝出,他在勝選感言中強調:「這是一場網路主導的選戰。」社群媒體在選舉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想在今年地方大選插旗,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LINE官方帳號已經是基本款,IG是另一灘頭堡,參選人透過自拍、直播、裝傻、賣萌,凸顯個人形象。
根據資策會2017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91%台灣人有臉書帳號,87%有LINE帳號,坐穩台灣社群網站兩大龍頭,第三、四、五名分別為YouTube、PTT和IG,都成為社群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
目前有超過三成台灣人使用IG,而且用戶人數正在穩定成長中。
在台灣,最頻繁使用IG的年齡層為12至17歲,有77%青少年使用,其次是18歲至24歲者,使用率超過7成,25歲至34歲人口中,也有45%的人使用。當臉書、LINE「老化」,年輕人紛紛轉進更講究影像的IG,參選人也紛紛成立IG帳號,要和年輕人搏感情。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