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高雄市這次淹水,不少居民說,要是沒有滯洪池,災情總怕更嚴重!全高雄市目前有13座滯洪池,還有2座年底完工,但其實高雄的治水經費,只有132億元,比起台北市的1114億元,幾乎只有10分之1;以防洪標準來說,高雄只計算10年一遇的大水累積雨量,台北則是200年,根本不能比。
水淹到成人腰部,地下室整間泡水,這是2001年的潭美颱風,讓高雄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淹水,史稱711水災,17年過去,高雄又淹水,但靠著13座滯洪池,災情大幅減少。
高雄市民(107.08.28):「這因為這滿出來了嘛,還好有滯洪池,要不然我們這裡淹得很慘。」
知名部落客小劉醫師,在臉書PO出一張澄清路的照片,說「就是因為有滯洪池,所以才撐得這麼久,極端豪大雨的量,到現在才開始淹水!」她連趕兩個醫院開會,直擊早上7點淹水,9點多就退了。
以本和里滯洪池為例,過去這區每下大雨必淹水,沒人敢住,但現在滯洪池周圍,隔著一條馬路,全是住宅大樓。
▲高雄本和里滯洪池。
高雄目前13座滯洪池,另外2座年底完工,總共可容納350萬噸水量,滯洪池雖然是保命池,但高雄身為第二大都,治水預算比起台北,幾乎只有10分之1。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一個台北市花1114億,台北市以外的所有的人加起來,連澎湖都要算喔,加起來大概是1200億,台北在1999年就完成,做完了!」
台北市治水預算1114億元,有2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高雄治水預算132億元,防洪標準只有10年。
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不是)河川的一個淹水的地方,它主要是一個低窪地區的淹水,所以兩個其實不可以一概而論啦,相同的雨降在台北,其實台北會有相同淹水的一個風險。」
極端氣候,讓防洪設施不堪負荷,雖然水來得快去得快,但還是需要與時俱進,提升抗洪設備,別讓南部淪為次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