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仕祥/台北報導
外交部長吳釗燮今(18)日表示,台灣處於假訊息攻擊的第一線,假訊息範圍從邦交國即將斷交,到影響國安的議題,不一而足,是每天外交部都要處理的事情;長期而言,假訊息帶來的破壞力亟需一個更好的因應之道,「中國也許只要支付網民5毛來散播假訊息,但要駁斥這些資訊,我們卻要耗費更多成本」。
▲外交部長吳釗燮(左起)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美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斯科特‧巴斯比合影。(圖/外交部提供)
吳釗燮上午出席「台美合作暨訓練架構──培養媒體識讀以捍衛民主國際工作坊」開訓典禮致詞表示,台灣身處於企圖在我們社會中製造紛爭、意圖破壞我們生活方式的假訊息攻擊的第一線,當我們一次次澄清假訊息時,卻有更多假消息蜂擁而來。但這不僅僅是台灣面對的問題,全世界政府無不面臨這個棘手的問題。
吳釗燮指出,他日前聽過一個說法,稱政府打擊假訊息,意在隱瞞、撇清政府視為燙手山芋的議題,但這兩者間存在明顯區別。他表示,批評政府可以透過多種形式,而作為一個捍衛民主的政府,不僅是要確保言論自由獲得尊重,更應被奉為民主社會的一部分;而當這種批評是來自那些透過詆毀我國政治制度而擷取利益的外國機構時,「那便是我們責無旁貸的反擊時刻。」
吳釗燮舉例,今年5月下旬,許多媒體報導某一個友邦的外長正在北京與中國密謀建交,外交部立即請駐當地大使向該國查證,幾小時候,這位大使傳回他與謠傳訪問北京的外長在該國首都的合照,後來事實證明,這個假訊息來自中國河北省的某個社群軟體帳戶。
吳釗燮說,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假訊息的傳播速度遠較過去任何時候迅速,行政院雖已設立「即時新聞澄清網頁」,並在今年即已蒐集820份報告,但這些數字不過是冰山一角。長期而言,假訊息帶來的破壞力亟需一個更好的因應之道,「中國也許只要支付其網民5毛來散播假訊息,但要駁斥這些資訊,我們卻要耗費更多成本」。因此,相關因應作為不能僅以政府為中心,而是要以能夠宣傳及接收資訊的個人為中心,包括記者、學界,民間社會和每一位公民。
吳釗燮強調,台灣經常被稱為區域中的民主燈塔,基於捍衛民主基本價值的重要性,台灣必須在媒體識讀等問題上發揮領導作用。在這個問題上,台灣尋求資訊分享,貢獻我們的優勢,並與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及區域內的國家更加緊密地合作。
包括美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斯科特‧巴斯比(Scott Busby)、美國「媒體素養計畫」主持人法莉女士(Maggie Farley)、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W. Christensen)、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蘇嘉全、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外交部政務次長徐斯儉、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廖福特等均出席這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