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台中報導
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已於11月3日盛大開幕,好評不斷,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郭瓊瑩日前在天下雜誌「獨立評論」發表文章談台中花博,她說,台中市政府在短短近3年間思考花博定位,跳脫框架,給年輕設計策展團隊足夠的創意自主空間進行設計,開創對藝術、美學、策展的重視,最具動感的「聆聽花開的聲音」公共藝術即是一例,肯定台中花博在藝術方面的創新。
郭瓊瑩表示,花博不只是「放大版花市」,來花博要看的不只是花,歷年來國際知名花博背後,亦有長期的研發定位,如荷蘭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早已跳脫簡單的花海意象,反而是以城鄉再生、產業創新為遠程目標;杜拜、韓國等的花博,多以展現城市魅力、城市經濟競爭力為標竿;德國的花博則以長年園藝產業與科技研發為基礎,並精準地與永續設計、生態城鄉、智慧農業園藝科技等議題緊密扣合。
郭瓊瑩說,這些花博的策展定位,有賴場地選址的適切性與可持續性。原本台中花博選定的后里,儘管與台灣花卉園藝聖地彰化田尾、永靖地區距離並不遠,但土質不佳又缺水,是園藝經營的最大障礙,如果再套用慣行的花卉地景展示,勢必先天不良、維管成本高。是以,原來花卉專業團隊所規劃的計畫,就顯得欠缺生氣。
後來因為后里場地發現石虎棲地,於是台中市政府毅然修正,改為后里、外埔、豐原,尊重自然保育的決策,也受到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的肯定。
▼▲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郭瓊瑩在天下雜誌「獨立評論」談台中花博。肯定「聆聽花開的聲音」公共藝術創新,用機械科技來展現溫柔的花開過程,透過五感體驗融合土香、茶香、穀香的展覽空氣,是聰明的構思。(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她說,台中市政府在短短近三年間重新思考定位,跳脫框架,找了一群年輕設計策展團隊,給予他們足夠的創意自主,並以主題「G.N.P.」 (Green Nature People,綠色、自然、人文)概念來串連。於是看到「聆聽花開的聲音」以創新機械科技來展現溫柔的花開過程,還有透過五感體驗融合土香、茶香、穀香的展覽空氣,確實是聰明的構思。
相關藝術家參與的多元創作,也成功呈現了台灣天然建築媒材如竹、磚、土、漂流木等的魅力。而在年輕一代的創新中,又能邀請到享譽國際的光景設計大師周鍊親臨指導、傳承經驗,確實更提升了總體花博園區的人性溫度與氛圍。
郭瓊瑩表示,整體而言,此次台中花博開創了對藝術、美學、策展的重視,不同於都會型的台北花博,帶入了全新設計導向的空間配置與地景加值。尤其是最具動感的「聆聽花開的聲音」,融合音樂、藝術、機械與燈光設計的立體造型,是這次花博的視覺與聽覺地標,集結了聲、光、型、色等多元特質,也是各國藉花博展現國力中最具現代感的公共藝術作品。其它子題與場館的設計亦各具特色,並彰顯了台灣新一代設計師的跨界能量與光芒。
從郭瓊瑩文章的字裡行間可看出她對台中花博給予高度肯定,確實花博與花市的層次並不同,花博應呈現更深層的產業發展策略。這次台中花博不只呈現光鮮亮麗的景色,背後代表的綠色、自然、人文概念更深具意義,讓整體花博更有內涵,相當值得一看。(編輯:林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