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馬獎勇敢喊「我們的國家」 傅榆有曲折的身分認同故事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新新聞/文/吳介民

傅榆事件發生,中方的反應可以預期,不必大驚小怪,但台灣一些影視圈人說「不要政治干擾」,卻讓人側目。

「政治干擾」,到底誰比較政治?

這句話表面解釋是「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但潛台詞是:「你的行為干擾到我的利益,就是政治干擾;我的行為干擾你的價值認同,不是政治干擾。」

多少年來,依照自己的意識形態、自己的經濟、政治利益考量,來壓抑別人的政治表達,卻說別人在政治干擾,這裡頭充滿虛偽與壓迫。有多少藝人,以前在台灣,現在在中國,享受威權體制底下的特權市場保護。現在有人勇敢地對威權統治者說不,這些既得利益者便群起指稱抵抗者「政治干擾」。到底誰比較政治?

▲傅榆(右)的得獎感言,震撼本屆金馬獎。(圖/記者甘岱民攝影)

傅榆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片中最值得珍惜的元素就是誠實與坦白。她在領獎時說出:「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絕非偶然,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的抉擇。

這個得獎感言是個有反省力、有認同關懷的藝術工作者,選擇在一個重要的場合,以極大勇氣吐出來的話語。她完全沒有考慮自己未來的拍片機會,不怕得罪廣大的中國市場。

傅榆來自一個「新移民」家庭,媽媽是印尼華僑,爸爸是馬來西亞僑生,自己「曾經藍藍的」,不是所謂鐵桿本土認同出身。她並非「生為台灣人」,而是經過長時間的疑惑與摸索才決定「成為台灣人」。她的身分告白,狠狠地戳破了「天然獨」神話。生為台灣人沒什麼了不起;決定付出代價,成為視野開闊的台灣人,而不是眼光狹隘的台灣人。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55期〉https://goo.gl/7dZQpv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第61屆金馬頒獎後台直擊 得主感言搶先看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