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英聽反映城鄉差距!李家同:教育部竟然完全無感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德國學生勇於「頂撞」教授 嚇傻我這個被馴化的台灣人(Photo Credit: chia ying Yang @ Flickr CC BY 2.0)
Photo Credit: chia ying Yang @ Flickr CC BY 2.0

文/李家同(清大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

十七日看到報紙頭條新聞,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說台灣的貧富不均問題應該用教育來解決,也就是說,教育資源一定要公平。因為國內有貧富不均的問題,且低收入戶的學業成就都普遍不高,更嚴重的是,他們的下一代學業程度又落後於社經地位高的下一代。所以貧富不均問題必須要從教育弱勢孩子開始

上周高中英聽測驗的成績公布,可以想見的是,英聽有嚴重的城鄉差距。值得大家知道的是,這是為了高中進大學而舉辦的英聽測驗,未來的國中進高中也要考英聽測驗。我和很多曾擔任過政府重要職位的人談到這件事,幾乎大家都搖頭不懂為什麼要在國中考高中的時候就要考英聽。

這件事凸顯了我們教育界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似乎完全不了解我們國家在教育上的城鄉差距問題。這種完全對城鄉差距沒有感覺的現象,實在令我吃驚。

英文聽力的養成和學生的成長環境絕對相關,英文聽力好不好,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乃是認識生字的多少問題,認識生字不多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好的英聽程度的。我總記得有一次我在台大電機系和一些教授聊天,提到天主教教廷,有一位教授脫口而出Holy See,的確Holy See就是梵蒂岡。我問他怎麼會知道這個名稱,他說他也不知道,他很早就知道這個詞。我就在想,鄉下小孩如何能夠跟城裡孩子相比?

很多人對英聽差距的反應,都說要增加英聽設備,試想,一個弱勢的孩子,他知道的英文生字非常少,學校買了最好的英聽設備就能改善他的英聽能力嗎?我們的工作應該是好好地加強學生的基本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認識的生字要多,文法絕不能錯。如果生字不多,根本不能談英聽了。

我非常佩服台大和交大不採計英聽測驗的分數,好像我聽台大楊校長說,英聽的城鄉差距與城鄉的文化刺激有關,採計英聽乃是不公平的事。有一位同學是台北的明星學校畢業的,他告訴我他在那所明星高中念書時,明顯地感覺到台北市和新北市的英聽差距,可見得英聽是和學生成長環境有關的。

我希望政府不要好高騖遠,而應該確實地減少程度非常差的學生。有一所國中的一年級學生中,有一半左右的學生連字母ABC都寫不全,其餘的學生也只認識最簡單的英文字。對於這類學生,考他英聽有何意義?政府應該做的,並不是為這些學校添購英聽設備,而是很扎實地將小學生的英文程度全部提高到一個比較好的水準。千萬不要再想出一些奇怪的點子來,這些點子除了補習班更加高興以外,也會更嚴重地打擊弱勢的孩子。這是我們該做的事嗎?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