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社群網站上近日有一篇名為「一個北大畢業生決定去送外賣」的文章,討論熱度持續發燒,該文是一名北大碩士為了要逃離「生活挫敗感」,而寫的萬言自白,內容主要是分析「名校畢業生」與「外賣配送員」這兩種身份所造成的錯位感,如同台灣之前曾出現過的博士生賣雞排,引起不少網友好奇討論。
▲一名北大碩士畢業後辭了白領工作改做送外賣。(非當事人,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據作者張根在中國網站《知乎》所發的文章可以瞭解到,到了職場之後,他發現自己進入了一種「複讀」模式,陳述自己「開始像我的父輩一樣脫髮、發福、健忘,我開始覺得每日坐在鮮亮的北京寫字樓裡,和當年在國營廠裡機械工作的老一輩沒有分別。」
▲張根稱自己無法面對生活的焦慮感。(圖/翻攝自知乎)
張根坦承這樣的生活沒有不好,但總有人嚇唬他,在現代社會中這種生活都無法長久,常見的威脅包括「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時代不打招呼就會把你拋棄之類的。」而這些說法讓他越來越焦慮,從而辭掉辦公室的白領工作,成為一名月薪在人民幣5000至6000元(約新台幣25000元左右)的外賣員。
▲圖/翻攝自鳳凰網
張根對於自己的決定表示,「穿上藍色制服的時候,我對著玻璃裡面的自己拍了張照片,心想『我現在已經來到了你告訴我的底層,你們還能把我怎麼樣。』」然而張根身上「北大畢業」的印記,卻讓他在面對朋友、面對家人時,質疑他為什麼要送外賣。
▲圖/翻攝自知乎
張根在文章的最後,透露他已經請辭了送外賣的工作,並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稱自己嘗試過很多方法擺脫焦慮,但都不能奏效,「(送外賣)是一種自殺性的方法。」而該文章上線一周後就開始爆紅,有人認為張根的行為只是嘩眾取寵、有人則覺得他是用藝術來描寫「焦慮感」,不過《中國青年報》評論,名校畢業生未必就要做社會的棟樑,張根只是用4個月外賣員的經歷,為大眾提供一個新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