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子嘉
陳德銘此行來台,外界原先預期的「柯陳會」臨時破局,背後真正原因,其實是陳德銘本人壓根就沒準備利用此次訪問與柯文哲會面;但不諳政治敏感的宣明智,卻在未經協調的情況下擅作主張製造「巧遇機會」,讓作為「客人」的陳德銘礙於不便表態回絕,只好放鴿子化解尷尬。
沒想到,更令人捏把冷汗的是,當陳德銘基於「兩岸無小事」的嚴肅且慎重的態度,來思考與柯文哲的「巧遇」問題時,再過幾天就要到台北市政府報到的準市長柯文哲,卻大剌剌地調侃陳德銘「被媒體嚇跑」。這種越俎代庖、擅自胡亂發言的行徑,已經嚴重暴露出專業知識的貧乏。
尤其,柯文哲在對媒體說話的當下,似乎完全沒意識到,這位被他說成是「被媒體嚇跑」的海協會會長,當初是從薄熙來手中接下中國商務部部長,代表中方主導過程艱難的中美貿易談判、建立多邊貿易體制,是中國大陸這一波領導世代的涉外談判高手,怎麼會被媒體嚇跑?
柯文哲這種站在錯誤基礎上的輕率發言,雖然再度攻佔媒體版面,但卻已完全暴露出他根本就還沒做好領導首都的準備,光是這短短一句話,就被人看破手腳,讓自己在嚴肅的兩岸關係上出盡洋相。所以,現在就能預言,「上海-台北城市論壇」能否繼續舉辦,恐怕將是「有困難」。
柯文哲自從去年表態參選台北市長以來,一直到確定當選前的這段時間,他始終以各種方式來迴避觸及兩岸敏感問題。
例如,民進黨人士問他對凍結《台獨黨綱》有何看法,他回稱從沒看過《台獨黨綱》;藍營問他要如何面對「九二共識」,他反問九二共識的內容是什麼。柯文哲雖然提出「四個互相」,強調要與對岸互相認識、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並相互合作,但說穿了,這四項有說等於沒說;因為,他到底要如何達成這四個互相,從頭到尾都沒說清楚,其抽象程度,幾乎等同於蔡英文的「台灣共識」。
在選舉期間,柯文哲或許還能以這種虛無態度來面對兩岸。畢竟,九合一屬地方選舉,選民相對較不會太關注市長候選人的兩岸態度;二方面,柯文哲確實很懂得媒體的脾胃喜好,總能講出幾句足以讓媒體下標的話,足以暫時來塘塞外界質疑,因而讓他的兩岸立場從未受到嚴格檢視。
問題是,當他從柯醫師轉變為柯市長後,兩岸問題就會從形而上的立場宣示,轉變為實際的政策實踐,很難再有任何虛應以對的空間。
在柯文哲上任後首要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具有指標意義的「上海─台北城市論壇」,有繼續辦理的合作基礎。
只是,就在選舉結束後,柯的重要幕僚姚立明多次在政論節目中表示,柯文哲如果到中國大陸訪問,除了會堅持以「中華民國台北市市長」的名義出席,也會大聲喊出中華民國。這項說法,明顯違背「一中各表」或「一中不表」的兩岸默契,因而引起北京高度關注;對於柯文哲的態度,也進入「聽其言、觀其行」的階段。畢竟,中國大陸官員來台訪問時,也從未在公開場合喊出「中華人民共和國」。
尤其,就目前柯文哲所籌組的執政小內閣來看,除了洪智坤對北京當局的思維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外,就幾乎找不到真正熟悉兩岸事務的人才。況且,洪智坤雖然相對通曉兩岸問題,但去年他前往中國大陸出席「北京論壇」後,接著去拜會四名維權律師,因而讓他成為對岸眼中的不受歡迎人物。
換言之,放眼柯文哲身邊,還有誰能代表他在兩岸間居中穿梭,建立對話基礎、合作互信,一時之間恐怕還找不到適當人選。
過去,民進黨因為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得黨對黨的正式交流始終無法順利開展,連帶執政縣市也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
同樣的,2009年陳菊雖然成功訪問北京,爭取大陸支持高雄舉辦世界運動會,但事後因納莉風災邀請達賴訪台,誤觸紅線,造成雙方關係急轉直下;事後,歷經長時間修補,直到今年張志軍訪台行程中特別安排南下高雄,才算確定雙方恢復到一定的互信程度。
從歷史可鑑,兩岸無小事,雙方的互信是需要誠意與時間長期積累,除了大方向必須先確立之外,過程中每個環節也都必須審慎以對。
然而,柯文哲此次處理與陳德銘的「巧遇」事件,卻是毫無規範。
因為,事件的起因,在於宣明智是在未經北京確認、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安排柯文哲與生技業者和陳德銘會面;問題是,陳德銘作為來台訪問的「客人」,面對餐敘主人提出「多邀些人一塊吃飯」的建議,縱使認為不妥,也不便直接回絕。
尤其,北京對於兩岸事務的處理,都必須經過再三的評估、模擬、確認,最後才會端上檯面。但此次宣明智所稱的「巧遇」,根本不再既定的劇本裡;因此,陳德銘只好臨時以行程延誤、無法出席的理由,一筆帶過眼前的難題。
但在這段折衝的過程中,柯文哲卻完全在狀況外,還自以為是的認定陳德銘很想見他,只是被媒體嚇跑;殊不知自己講這段話所暴露出的無知程度,真的已經嚇到不少人。
所以,針對「上海-台北城市論壇」雙城能否繼續交流?據了解,目前中國大陸的態度是有所保留,用更精確的說法則是「有困難」。
但無論如何,與中國大陸正面交流,都將是柯文哲無法迴避的責任。經過此次「陳柯偶遇」破局後,身為當事人的他,或許能夠更加體會到「柯市長」和「柯P」訪陸,兩者間的大不同。
同樣的,他也必須清楚認知到,所謂的「中華民國是最後底線」、「我是中華民國首都的台北市長」、「到大陸大聲喊出中華民國」,這些話聽起來雖然可以振奮不少選民的心,但對兩岸交流其實並無任何正面助力。
所以,未來柯文哲能否扮演兩岸「正能量」的角色,首要之務,就是先認清自我的不足;如果做不到這點,他恐怕就只有繼續在兩岸鬧笑話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