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老是疲倦、起疹、聚痰? 中醫師教你「除體內濕氣」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起床後老是感到身體沉滯,打不起精神?大便總是軟黏,沾到馬桶變沖不掉的糞渣?皮膚三不五時長出不知名的癢疹,消除一陣子之後又長出來?站在中醫的觀點,有以上症狀的人身體可能濕氣過重,「濕邪為患百病生」。

▲中醫師張儷馨呼籲國人,平時就應作好體內的「濕氣調理」。(圖/張儷馨提供)

《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現代人精神壓力大,飲食不易節制,運動量又少,導致「脾虛濕盛」。若再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失衡,導致人容易感到疲憊、四肢沉重、食慾下降、冒痘起疹,甚至出現腸胃症狀。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也都跟「濕」有關。中醫師張儷馨認為「濕乃萬惡之源,濕氣很重的患者,脾虛氣也虛 ,脈象也是黏膩的感覺」。濕氣也分為內濕和外濕,內指的是體內,外指的是外在環境。要為身體初步「除濕」,張儷馨醫師提供以下方式:

【去內濕】

◆適量攝取健脾祛濕的食物:例如四神湯、紅豆薏仁、山藥、蓮子。

◆避免寒涼飲食:冰品、冷飲和重口味的「烤炸辣甜」都得避免。如果真的抵抗不了冰飲的誘惑,一天之中最適合的時機是中午和下午,因為這個時間陽氣正盛,飯後1小時再吃,避免空腹,比較不會損傷體內陽氣。此外,「甜會生濕」,民眾食用任何東西之前,務必注意是否將攝入過多糖分。

◆排汗:有氧運動可紓解壓力、活絡身體運作、加速濕氣排出。慢跑、游泳、健走、熱瑜伽都是很好的選擇。

▲運動出汗是為身體「除濕」的好方式。(圖/Pixabay)

【去外濕】

◆環境除濕:如果民眾家住濕氣較重的地區,可以用除濕機、空調來除水氣,也可利用抽風機增強空氣流通。

▲站在中醫的角度,沒來由的起疹、疲勞、腸胃不適,恐與濕邪有關。(圖/Pixabay)

濕邪是現代人健康的天敵,身體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皆因「濕」而生。只要濕邪少了,很多小病症會漸漸遠離我們。反之,濕邪不去,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不改變,就算吃再多、再貴的補品,身體裡的「泥淖」依然和你糾纏不清。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