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灣文化日」今天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揭幕,館方特別發表新書「人間蔣渭水:蔣渭水歷史影像集」及「現存台灣青年復刻」,讓當代社會議題和歷史對話。
▲「2019台灣文化日」16日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揭幕,讓當代社會議題和歷史對話。(圖/中央社)
10月17日是台灣文化協會在台北靜修女中成立98週年,台史博館今天以「台灣文化日」為台灣文化協會百年慶暖身,發表新書「人間蔣渭水:蔣渭水歷史影像集」及「現存台灣青年復刻」,且舉辦青年座談會,讓大家重新看見1920年代台灣青年及知識分子眼中的民主及知識傳播。
台史博館長林崇熙說,台史博館不單是復刻,而是要讓當代社會議題和歷史對話;1920年代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面臨巨大變化,當時日本留學生和島內年輕一代看到世界局勢,思考台灣的未來,如今回頭看這段歷史,即使到了現在還是適用。
他表示,當時台灣青年認為台灣和世界不通,現在打開電視,看到世界行為也非常少,選舉口水戰,誰有沒有出席、有沒有擁抱都是新聞,卻看不到世界局勢快速變化,宗教及政治造神,百年前如此,現在也是,所以台灣要廣見世界,透過歷史了解世界的變化。
台史博館人員表示,台灣文化協會相關史料的復刻,是台史博館近年重要的工作內容,透過復刻出版,再現台灣歷史中朝氣蓬勃的文化實踐及公民意識。
「人間蔣渭水:蔣渭水歷史影像集」內文集結影像資料近250張;「現存台灣青年復刻」則是大開數復刻出版,共有5冊,讓人一窺1920年代台灣青年的文藝及政治活動,他們傳播理想的意念,如何以多元形式綻放實踐。
▲「2019台灣文化日」16日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揭幕,特別發表新書「人間蔣渭水:蔣渭水歷史影像集」及「現存台灣青年復刻」。(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