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宏本月6日結束出訪中國的行程。法國學者表示,這是一次成功的出訪,不僅達經濟目的,也因歐洲牌而鞏固法國地位。對於台灣大選,他指出國民黨的模糊立場將可能使自身選情堪憂。
▲法國總統馬克宏(左)本月6日結束出訪中國的行程。法國學者表示,這是一次成功的出訪,不僅達經濟目的,也因歐洲牌而鞏固法國地位。(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履行每年造訪的承諾,率歐盟新任貿易執行委員霍根(Phil Hogan)、德國聯邦教育部長卡爾利茨克(Anja Karliczek)與約40間法國企業,於4日到6日二度訪中。除參加第2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馬克宏也親自為龐畢度文化中心中國分館揭幕,藉機展現法國軟實力。
期間雙方簽署了總值150億美元的貿易合約,涉及航空、核能、文化遺產、農業、工業、金融、三方合作等領域,並有20家法國公司獲准向中國出口家禽、牛肉和豬肉。
在華府向聯合國(UN)提交退出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通知函的同時,法中雙方領導人則在聯合聲明中重申對巴黎氣候協定的堅定支持,並攜手採取行動的決心。
對於馬克宏此次出訪所釋放的訊息,法國智庫亞洲中心(Asia Centre)主席迪蒙柳(Jean-François Di Meglio)在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法中對話的連續性是關鍵。此前2018年一月馬克宏訪中,今年四月習近平回訪,不僅可看到法國對中國策略性論述的建構過程,也開啟了法中關係的歷史新頁。
對法國國內選民而言,法國長久以來欲與中國建立更穩固的關係,但在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沙柯吉(Nicolas Sarkozy)任內都無法達成。馬克宏一上任就尋求長遠的關係,以逐步建構新論述為目標。而這個全新的論述有兩個重點。第一,「我們尊重中國,但也堅定立場」;第二,法國應該被視為歐洲的領導國。
以法國觀點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出訪,也為2020歐中峰會的協議談判做準備。習近平幾近全盤接受貿易協議的決定,與在會後聯合聲明中給予馬克宏和其相同的8分鐘發言長度,都是中方表達善意的方式。
迪蒙柳指出,目前為止,中國對歐洲採分化策略,傾向與各國各別合作。因此這兩次的會晤,馬克宏都打歐洲牌,就是要讓中國了解法國背後站的,是整個歐盟。
在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的呼籲及各方期待下,馬克宏在會議後表示已針對香港情況向習近平表達關切,新疆「政治教育營」的議題則未被提及。
然而迪蒙柳表示,這並非這次出訪的主要議題,因為法方也知道,若過度發言會遭中國出手制止。即使在最後聲明中法國表示在會談中多次對香港問題提出警示,也無法得知確切的對話內容。迪蒙柳坦言:「對於人權議題,不要奢望法國能對中國施展奇蹟。」
在提及法美關係時,學者指出,在美中貿易戰延燒的情況下,法中關係大跨步,導致法美兩國關係越見複雜,加上馬克宏7日受訪時批評美國背棄盟友,稱北約正處於腦死狀態,使雙方關係更加敏感。但法國企業也很依賴美國市場,因此法國必須更加小心,在與中國合作時,也要避免越過美國紅線,例如航太工程項目,否則可能兩邊落空。
面對法國輿論對中國投資者大舉進入法國市場普遍提出警告,迪蒙柳表示,中國對外投資2016年的高峰期已過,不僅中國經濟已不似過去幾年榮景,且中國政府也緊縮資金出口的管制。
另外他表示,該現象顯示法國民眾仍不信任中國資金,這與中國政府對外溝通與行為,以及中國企業軍事化卻同時毫無章法的管理模式都有很大的關係。且共產黨政府掌控中資的狀況,更加深法國人民的不信任。不過他也提到,日資當初進入法國時,法國輿論也有相同的恐慌。
對於兩岸議題,中國公布的26條惠台措施在迪蒙柳看來,與明年台灣的總統大選及香港議題有絕對關係。北京想透過此舉對台釋放善意,在他看來,中國政府對蔡英文作為總統候選人,並非完全的充滿敵意;相反地,對於國民黨提出的韓國瑜,也並非完全的信任跟看重。
迪蒙柳指出,中國國內現在有許多棘手的問題要處理,且情況也還沒令人絕望到必須對外發動戰爭以鞏固國內勢力,因此統一台灣必不是北京目前的優先議題。北京可能已有所警覺,在香港一觸即發的情況下,不能再刺激台灣。在他看來,與其對香港或台灣動武,北京會選擇用漸進式扼殺(étrangler)的方式來處理。
談及韓國瑜,他表示韓對於反送中的立場模糊、進退失據。這與法國傳統右翼「共和黨」(Les Republicains)勢力被極右派「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取代的狀況一樣。法國右派選民寧願要真正的極右,也不要「假右派」的共和黨。他說:「國民黨目前看來就是共產黨的仿照,不上不下,左支右絀。」
對於明年的選舉,由於距離投票日還有兩個多月,發展還很難說。但迪蒙柳表示,台灣社會和法國社會很像,擁有絕對自由民主,因此民意相當分歧。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於台灣人民能否在認同選項上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