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將2008年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南瀛天文館」,副校長陳志臣今天致贈小行星銘板給台南市長黃偉哲,以推許台南市天文教育的突出及南瀛天文館的貢獻。
陳志臣今天出席在台南市中西區忠義國中舉辦的「星動時課」天文課程博覽會,當場致贈小行星銘板給黃偉哲,且盛讚台南天文教育的突出。
▲中央大學副校長陳志臣(左)今天致贈小行星銘板給台南市長黃偉哲(右)以推許台南市天文教育的突出及南瀛天文館的貢獻。(圖/中央社)
陳志臣表示,自己是南部人,卻沒去過南瀛天文館,昨天一到台南就去參觀,果真是小而美,辦得很有特色;南瀛天文館雖僅有12年歷史,卻有平地最大直徑的天文望遠鏡、天文博物館及3D劇院,且結合在地人文,更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
陳志臣同時介紹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說,鹿林天文台是台灣最高的天文台,位於玉山山脈的鹿林山,海拔2800多公尺,工作人員與世隔絕,日夜顛倒。
他表示,鹿林天文台迄今發現近50顆小行星,已命名38顆,「南瀛天文館」就是第38顆;鹿林天文台發現小行星的命名,都是對台灣有貢獻或重要地名,讓世界看到台灣,也讓台灣天文教育發光發亮。
「南瀛天文館」小行星於2008年10月23日由蕭翔耀、葉泉志在鹿林天文台發現,當時在金牛座位置,目前已運行到獵戶座。小行星大小約在1公里至2公里之間,繞行太陽1圈3.59年(軌道週期),離太陽最近時(近日點)為2.61億公里,最遠時(遠日點)為4.41億公里,命名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通過。
南瀛天文館位於台南市大內區,前身是台南縣政府創設的「南瀛天文教育園區」,2010年台南縣市合併時改名為「南瀛天文館」,天文館設施包括天文觀測館、天文展示館、星象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