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塗黑臉扮黑人 俄國波修瓦劇院遭批

美國知名芭蕾舞者柯普蘭本月初批評莫斯科波修瓦劇院寧讓舞者塗黑臉扮黑人,也不用有色舞者,引發熱議。劇院總經理烏林近日否認種族歧視相關指控,表示不會改變傳統。

美國知名芭蕾舞者柯普蘭在Instagram上批評莫斯科波修瓦劇院寧讓舞者塗黑臉扮黑人,也不用有色舞者,引發熱議。(圖取自柯普蘭IG網頁instagram.com/mistyonpointe)

▲美國知名芭蕾舞者柯普蘭在Instagram上批評莫斯科波修瓦劇院寧讓舞者塗黑臉扮黑人,也不用有色舞者,引發熱議。(圖/翻攝自柯普蘭IG網頁)

1982年出生、有非裔血統的柯普蘭(Misty Copeland)13歲才開始接觸芭蕾,當時被視為天才兒童,2015年成為美國芭蕾舞團(ABT)史上首位非裔美籍首席女舞者。她一向對芭蕾世界的種族議題勇於發聲。

柯普蘭本月初在Instagram轉貼兩名俄羅斯年輕舞者攝於排練期間的照片:她們在莫斯科波修瓦劇院(Bolshoi Theatre)製作的19世紀芭蕾舞劇「舞姬」(La Bayadere)中,參加「小黑人舞」群舞,因此臉部和手部塗深褐色粧料、身上還有褐色衣裝和手套。

柯普蘭評論道:「這就是芭蕾世界的真相。」她指出,一想到許多卓越的芭蕾舞團拒絕僱用有色舞者,寧願讓舞者「塗黑臉」,她就心痛。

柯普蘭的貼文已獲得超過65000個讚,並在網路引發正反雙方論戰。波修瓦劇院總經理烏林(Vladimir Urin)13日告訴俄羅斯新聞社(RIA),劇院不會參加相關論戰。

烏林強調,現有版本的「舞姬」已在俄羅斯國內外搬演數千次,沒有改變必要。

波修瓦劇院發言人諾維科娃(Katerina Novikova)今天告訴法新社:「我們不評論荒謬的說法。」

「舞姬」又稱「印度寺廟舞女」,首演於1877年的聖彼得堡。讓舞者臉部和肢體塗黑扮「黑人」的作法也可見於知名的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Mariinsky Theatre)。

部分網友和舞蹈界人士指出,波修瓦及其他俄羅斯劇院之所以保留「塗黑臉」傳統,是因為境內「缺乏黑人舞者」,「塗黑臉」就像為演出染髮或戴假髮一樣正常,無關歧視。

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自舞劇首演的19世紀以來,世界已歷經許多變化,揚棄部分昔日被視為「自然而然」的觀念,經典劇碼往往也有當代詮釋,而「塗黑臉」不免帶有東方主義、種族歧視等沉重歷史包袱。

與此同時,深具影響力的美國「舞蹈」雜誌(Dance Magazine)12日刊登舞者尼柯爾斯(Dana Nichols)的文章,文中敘述有非裔血統的她2003年11歲時參加馬林斯基芭蕾舞團在美國的演出,卻被要求和其他皮膚白皙的舞者一樣,為「舞姬」一劇臉部塗黑、「扮黑人」。尼柯爾斯指出,事隔多年後,她才體悟此事對她造成的精神創傷。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