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鬚糖」是很多台灣人年幼時的記憶,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他的名字以外,就是它的製作過程。師傅把厚厚的糖,不斷的拉,拉成像蠶絲一樣的糖絲,再用糖絲包著芝麻、花生等食材,整個製作過程,師傅就像在耍雜技一樣,除了賣美食之外,也為顧客上演了一場精采的表演秀。
「龍鬚糖」在早期稱為銀絲糖或麵線糖,是一種流傳已久的美食,據說已經有上千年歷史。但關於它真正起源的時期,民間則有很多不同說法;有人說是在秦朝,有人說是宋朝,也有說是在清朝。雖然起源的時代眾說紛紜,但由來皆大同小異,都是和皇帝有關的說法,這也是「麵線糖」又稱「龍鬚糖」的原因。
▲「龍鬚糖」在早期稱為銀絲糖或麵線糖。(圖/資料照)
據說,御廚為了做更精緻的點心討皇上歡心,走遍大江南北,尋找各種新奇的食品,途中發現了「麵線糖」這種民間小吃,覺得很不錯,就將它引進宮內,做給皇上品嚐。
御廚在皇帝前拉製麵線糖,形狀就像龍鬚一樣,皇帝也覺得很新奇,吃了一口之後,馬上變成皇帝的最愛,更封麵線糖為「龍鬚糖」;「龍」代表著皇帝,而「鬚」則是鬍子的意思。
▲龍鬚糖原是民間小吃,後來才傳入宮中。(圖/資料照)
但龍鬚糖也因為它變成了宮裡御用的點心,一度在民間消失。但隨著帝制的結束,御廚們也都回到了民間,而製作的技術也帶回了民間,現在龍鬚糖已不再是皇帝的御用的點心,而是「厚工」平民美食。
▲龍鬚糖甜蜜的滋味,使皇帝和平民都很喜愛。(圖/資料照)
各位讀者們,你們有吃過龍鬚糖嗎?小編還沒吃過耶,如果你們有吃過,可以在下方留言板告訴小編是什麼口感嗎?或是告訴小編哪裡有在賣,讓小編下班後可以去大飽口福喔!(翁苡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