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322鄉鎮,各有各的獨特,但要如何發掘在地特色,甚至把它發展成觀光亮點呢?雲林台西的社區轉型經驗,或許可以提供我們一些思考。台西鄉地處沿海,雖然在農業種植這一塊,比不上雲林縣的其他鄉鎮,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鄰近的海口生態,反而成為了台西獨有的資源。也因此,每到周末假日,海口生活館就會舉辦一系列活動,帶領許多大朋友和小朋友,深入認識和體驗海洋文化。
台西海口生活館 帶民眾一窺海洋生態
每逢周六下午,雲林台西的海岸邊就會揚起優美的演奏聲,這裡是海口生活館,一個帶孩子們窺見生態之美的地方。
「萬歲大眼蟹,這也是在海邊數量很多,很多鳥喜歡吃的」
「牠為什麼叫萬歲大眼蟹,因為牠會把手舉起來萬歲,再舉一次,好,舉高,萬歲」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揚說:「我們過去都認為,這個地方是風頭水尾,沒有發展,所以就會把很多我們這種環境生態去改變掉,覺得家鄉沒有可以發展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很多生態環境就是這樣子被誤用、破壞了。所以我們如果從小就告訴他們說,我們家鄉有很多珍貴的生態,很特殊的這些資源,那我們應該是利用這些資源,好好地去發展在地的特色。」
「這個是馬鞍藤的種子,它開花以後會結果,就變成外面有黑色的,在海邊的沙岸上、沙地上面,這些馬鞍藤的功能,可以防風定沙,長在沙地上面,風就不會把沙吹走,所以它是一個很好的海濱植物。」
台西的獨特性,就是海岸風光,因為台西以前叫做海口,海口就是台西,光這個地名就知道,這邊的海洋氣息是最濃厚的。台西國小校長戴進隆說:「我們來推這個一些海洋的生態觀光旅遊是最適合不過的,現在假日一般應該都是在五百人以上,像今天各位可以看到,已經整個都爆滿。」
牡蠣殼取代屋頂瓦片 高腳屋設計突顯海口特色
運用地理上的獨特優勢,將周遭的海洋環境納入成為館舍體驗的一環,海口生活館無處不生態,就連建築物本身也充分反映出在地的環境需求,像是以廢棄牡蠣殼鋪成的屋頂,不僅環保,沿海氣候潮濕多雨,牡蠣的鹼性還能中和雨中的酸性,延長屋頂的壽命,而高腳屋的外觀設計更是一大特色。
戴進隆說:「你看到我們的房子,腳都長得特別長,這叫高腳屋,高腳屋這個就是在沿海低窪地層下陷地區,一種建築的特色,唯有這樣子才能跟大自然這樣子來共生共榮,所以我們整棟建築物的特色,它是有經過設計考量,也非常符合我們在地特殊環境的需求。」
同樣以海口特色為主打,還跟海口生活館連成一個生態觀光動線,這裡是台西鄉海口村,因為村裡頭的建築大多佈滿彩繪,因此又被外界封為國際彩繪村。
海內外志工參與創作 凋零漁村成國際彩繪村
台西藝術學會理事長丁仁桐說:「你現在所看到的這個牆,是我們今年畫的,總共有來自六個國家,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香港,還有我們台灣的學生跟那個菲律賓的。」「我們這一面牆,是呈現他們各國不同的文化,像印尼的它有火山島,他們那邊有細細長長的島,都是火山,像那個菲律賓的同學,他就是畫他們那邊的特色,海啊、珊瑚啊,就有很多的意象在那裡面。
由一群愛畫畫的在地青年組成藝術學會,再邀請志工提起畫筆,將牆壁當成畫布,這種利用小成本投資,將平凡建築變身為公共藝術的作法,不僅讓默默無名的台西鄉揚名海內外,逐漸凋零的漁村也因此活絡了起來。
丁仁桐說:「邀請一些國內外志工來到我們這個小漁村,最主要是要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台西鄉,像很多老人家,你要出國也不太可能,因為有的都六七十歲了,藉由這些外國人,他們很好玩耶,他們假如在畫畫,他們拿著椅子在後面看他們在畫什麼,還要切西瓜,買一些水果,買一些飲料讓他們吃。」
「歡迎大家來到這裡,我們今天要做的是青蛙樂團,就是說用我們在地的蚵貝來做成的,像這個是我們吃過的蛤殼」
村裡的彩繪特色吸引外地觀光客進駐,台西藝術學會索性就地取材,設計DIY體驗課程,讓每一位前來的觀光客都能用蚵殼作品,為豐盛的海口之旅留下美麗的記憶。
雲林縣政府https://www.youtube.com/user/YunlinNewsChannel
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http://agriexpochannel.yunlin.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