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詹婷惠報導
常看宮廷劇的民眾,對於九五之尊的皇帝擁有佳麗三千的概念並不陌生,古代皇帝的後宮,最不缺的就是各形各色的女人,而清宮選秀並非選出最美的,而是和大臣私心、以及皇帝為鞏固政權有關。
▲清宮選秀不選最漂亮的,其實更為看重家世背景。(示意圖/翻攝自網路)
綜合媒體報導,清廷的選秀有2種,一種是3年1次、一種是1年1次,據了解,3年1次的選秀,選的是旗人子女,漢人並不在列,因為對滿人來說漢人是亡國奴。參加選秀的女孩年齡在13到17歲之間,在經過層層初選、複選之後,若能順利晉級,就可以被皇帝帶回後宫培養感情,並商討傳宗接代的大事;如若不得皇帝心意,但又不能得罪秀女背後的家族勢力,也有可能將秀女指婚給親王,做為權衡之計。
另外一種1年選1次的選秀就不一樣,參選的大多是包衣人家的女子,也就是家奴,因此,只要年滿13歲、身體沒有殘缺的女子,都可以進宮服侍打工,雖說是人微言輕的奴僕,說不定哪天被皇帝瞧上眼,一舉飛上枝頭也不無可能。
據了解,清宮選秀要選的,其實不是最美的,這些女子身後的家族勢力更為重要,品德、門第優先於外貌,據清末選秀的歷史照片可以看到,秀女其實都是尚未發育完全的小女孩,比起外貌,清宫更在乎有没有蛀牙、身體有無殘疾、露出來的皮膚有無疤痕、痣、胎記等;更重要的是,千萬别得罪初選的面試太監,要不然,落選事小,被搞得聲名狼藉日後嫁不出去更糟糕。此外,在充滿權力欲望的清宫裡,「走後門」之事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