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加重中國經濟壓力,13個省市近日推出以基建為主的投資計劃因應,總金額達人民幣33.83兆元(約新台幣146兆元)。專家指,基建雖見效快,但可能惡化地方債問題。
▲武漢肺炎疫情加重中國經濟壓力,13個省市近日推出以基建為主的投資計劃因應,總金額達人民幣33.83兆元。(圖/中央社)
陸股2日大漲,滬深兩市和創業板都有超過2%以上的漲幅。而從盤面來看,有關建材、工程、鋼鐵等基建類股都普遍上漲。
陸媒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在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和經濟成長下滑的雙重壓力下,截至1日,包括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雲南、四川、重慶和寧夏等13個省市都發布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畫清單。
這些清單共涉及了1萬326個項目,其中8個省分公布計畫總投資額,高達33.83兆元。
報導指出,從目前已披露具體投資計畫的地區來看,基礎建設是主要組成,部分地區的基建計畫甚至占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以重慶為例,2020年將推進924項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為2.7兆元,其中交通、水利、生態環保、能源和通訊等基建項目就有367個,投資額約為1.45兆元,占總投資比重的85%。
報導引述中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相較於消費拉動,基建投資作用機制更直接、政策見效更快;且在中西部、新農村地區,基建投資還有較大成長空間。
他指出,從1至2月的經濟數據來看,加上疫情衝擊,經濟下滑壓力會進一步加大,以基建穩投資,進而拉動經濟成長的作用會更加明顯。
然而,數百兆的投資金額,錢從哪來?
報導引述聯訊證券宏觀及固定收益高級分析師楊為敩表示,地方政府主要以兩種方式獲取項目資金:一是財政撥款,二是透過發行一般債、專項債、平台債和發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等多管道籌措。
他指出,目前財政收入和基金收入下降,地方政府財力吃緊,預計財政資金空間有限,接下來就要看融資的空間有多大。
報導指出,2月24日中國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曾表示,財政部會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規模,指導地方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工作,儘快形成有效投資。
但地方債的空間也有限。報導引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2008年中國政府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推行共計4兆元的刺激經濟政策,將中國的宏觀槓桿率從142%推升到2017年的256%;而當年形成的部分地方債,目前仍在化解中。
因此,張燕生強調,基建投資不僅為拉動經濟成長,也是讓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應該量力而行、注重永續性,並尊重市場規律。他說,地方政府不能再走盲目刺激的老路,應把資金投入到基本公共服務的匱乏領域,才是「符合新時代的投資方向」。
看更多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武漢肺炎,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食用生肉及生蛋、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