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清明連假民眾南來北往互動頻繁,且部分觀光景點人潮密集,為確保國內社區防疫安全,民眾若在連假期間曾至人潮擁擠的地方活動,請自主健康管理14天,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外出時務必配戴口罩,儘可能在家上班。如有身體不適請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就醫時務必告知旅遊史。
▲台東觀光夜市(圖/翻攝自台東觀光旅遊網)
醫護組成的粉專「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表示,你能夠記得過去14天跟你在1公尺內接觸過的每一個人嗎?從案352感染案分析一下,希望大家能了解為什麼要避免陌生人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也要感謝疫調人員成功追到源頭。
該粉專說,有一個確診個案,也就是案352(超商主管),當時找不到他的感染源。到底他是怎麼感染的?後來在疫調後發現,352曾與先前確診的案301有所接觸,兩人曾在3月21日一起喝飲料約1小時,基本上這個案子可以宣告偵破。
該粉專強調,這就是為什麼大家一定要避免和陌生人近距離的接觸。如果你根本想不起來過去14天曾經跟你近距離接觸過的每一個人,假設你被感染了,疫情調查難度就會變高。
「分享我自己的做法給大家:原則上,我不和任何原本不認識的人有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如果是購物的話,和店員的接觸,都有發票的時間紀錄,就追得到。可以使用電子支付或發票載具我一定會用,再降低一層風險。如果有和家人或熟識親友以外的人碰面,我就會在手機的行事曆裡面去做紀錄」。
「如果我不幸被感染了,只要把手機拿出來,加上同住或者是互動頻繁的親友名單,我的疫調就差不了太多了」。
「其他時候就是落實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這樣你遇到不明感染源的機率就非常低了,萬一你真的被感染了,你的疫調就會單純很多」。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強調,目前台灣還沒有到達已經無法追感染源的大規模社區傳播階段,還在零星的社區傳播,這樣的疫調還是有意義,可以讓我們不必瞬間擴大各種社會管制,造成嚴重的社會運作以及經濟的衝擊。
這真的有賴每一個民眾的自覺以及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的自覺。「我們不是沒有守住的機會,只要能夠延後大規模社區傳播的時間一天,我們就是多賺一天。台灣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