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熊星人推出地科動畫 導演:台灣第一部

首部以地質科學為主題的動畫影集「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由導演張永昌與公視合作,耗時超過一年製作完成,張永昌坦言,此部科普動畫所使用的技術,「是台灣的第一部」。

▲公視兒童節目「熊星人與地球人」製作團隊,今年再推新一季,是以地質科學為主軸的「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製作人林瓊芬(右)找來肯特動畫導演張永昌(左)合作打造,以動畫為這季影集的主要製作核心。(圖/中央社)

在網路的年代,電視產業受到很大的衝擊,以兒童為主要收視族群的節目也受到影響,製作預算、人力,各種的資源都不斷地萎縮。遑論動畫製作的影集,要自製動畫,需要的資源與成本都相當巨大,在台灣要自製動畫影集,面臨的挑戰龐大,投入者都勇氣可嘉。

公視兒童節目「熊星人與地球人」,由公視自製節目「水果冰淇淋」團隊打造,運用3D即時動畫技術搭配偶戲,並且與「如果兒童劇團」合作,是一部以4到9歲兒童為主要收視族群的節目。

「熊星人與地球人」前兩季,以哲學科普為製作核心,透過劇情中的動畫,讓兒童觀眾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吸收哲學科普的知識。

「熊星人與地球人」製作團隊,今年再推出新一季節目,以地質科學為主軸的「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是台灣首部以地質科學為主題的動畫影集,製作人林瓊芬找來肯特動畫導演張永昌,耗時1年多,重新打造「熊星人與地球人」,並以動畫為這一季影集的主要製作核心。

張永昌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次「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使用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包括動態捕捉,以及使用即時動畫引擎,「傳統3D動畫要經過算圖,所以有一段時間是在排程運算再去合成」,但這次使用即時動畫引擎,只要把排程排好,就能即時看到畫面,節省了許多人力與時間。

張永昌強調,動態捕捉技術,其實在台灣影視圈已經發展將近10年,雖然還談不上普及,但技術已經算是成熟、穩定,「遊戲產業常用,影視電影有時會使用,但是因為單價較高,所以影視產業用的也比較少。」

張永昌說,「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在台灣算是首部的科普動畫,坦言真的很感謝公視願意投入資源在兒少節目。

林瓊芬說,「熊星人與地球人」當時是希望能透過劇情,把科普的知識傳遞給孩童,所以在製作層面都與專家學者請益相關知識。

前兩季的哲學科普內容就邀請政治大學徐永康老師參與,「他在青少年閱讀、哲學教育這一塊,經營了很久。」林瓊芬解釋,透過如徐永康這類專家學者的幫助,製作團隊更能去淺化知識題材,放入劇情之中。

新一季的「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張永昌除了負責導演動畫外,劇本也由他編寫。他坦言,寫科普劇情的劇本,其實真的很不簡單,「這次我們在製作前,邀請台大地質系的陳文山教授加入前期的討論,也幫我們上課,補充地質科學的知識。」

但要將地質科學的知識內容,放進劇情中,還要以兒童的角度來考慮難易度,張永昌說,這樣的劇本編寫工程比一般的劇本還要大,需要更多田野調查以及資料收集。

林瓊芬說,兒童節目的形式在這幾年越變越多,也有許多實境節目的參與,如公視的「下課花路米」,就是帶小孩當背包客旅遊;動畫類別也越來越多,動畫美學跟著時代不斷地再往前推進,「我們小時候可能就只是紙偶、布偶,但是現代的動畫,能夠更讓整個作品超乎想像。」

林瓊芬認為,兒童節目扮演的角色,是讓孩童能夠被某些知識性的劇情觸動,「但很難期待小孩看了這個節目後,就什麼都學會了,電視當然無法餵養所有的東西。」

林瓊芬說,儘管如此,兒童節目對於孩童在成長階段的啟發以及陪伴,具有一定的功能,這是他們製作節目很重要的初心。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柯文哲羈押70日 不提延押抗告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