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NGOs環境會議今天召開,公布「政府組織再造,成立環資部、經濟及能源部」等為2020年十大台灣環境議題,並頒發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給徐世榮、方儉及張豐年,藉此表揚。
▲2020全國NGOs環境會議15日舉行,會中並頒發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給得主方儉等人,方儉透過視訊發表獲獎感言。(圖/中央社)
另外9項的十大台灣環境議題分別為「野溪整治等公共工程過度水泥化等問題」、「用財稅工具減少二氧化碳」、「動物保護入憲」、「瀕危物種復育問題」、「國土計畫大量解編農地與山坡地」、「農地違章工廠管理問題」、「環境信託制度推動困難」、「公民綠能電廠與用電大戶使用再生能源」及「廢棄物無法妥善管理污染農田」。
13個環境、動保與公民團體聯合主辦的第17屆2020「全國NGOs環境會議」,受武漢肺炎疫情(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影響,從世界地球日前夕延至今天舉行,有立委出席致意,並頒發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給徐世榮、方儉及張豐年。
身為醫生的張豐年致詞時建議,要落實環境保護,經濟開發就要設上限,並要全方面總量管制,包含國土規劃、水電容許開發量、工業開發製造的各種污染,這三項都要有總量管制,一旦超過上限,就須設法縮減。
長年投身土地正義的政大教授徐世榮則說,獲頒此獎深感光榮,因為是由NGO頒發,而非政府、企業界。而他從事攸關環境、人文、經濟等面向的土地政策研究至今,懷疑台灣究竟有沒有土地政策、都市計畫、國土計畫,因為都是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在主導、黑箱作業。
他主張,政府興辦事業計畫時就該把氣候、環境等因素進行全盤、整體考量,而不是到了環評、土地利用計畫才要求,往往太慢。
記者出身的社運人士方儉則經由視訊表達獲獎感言,他說,環保就是一群呆人在一起,獲此獎就是被認證這一輩子只能當呆子,這是他的榮幸,感謝獲此殊榮。
他還說,特別要感謝政府,因其不斷破壞環境生態及環境基本人權,沒有好的空氣呼吸。幸好有對抗懸浮微粒(PM2.5)的經驗,會馬上戴上口罩對抗武漢肺炎,所以台灣人做環保傻人有傻福,呆人還要繼續努力。
關於3名獲獎人,2020全國NGOs環境會議籌備委員會提供獲獎評定書指出,醫生張豐年從1997年起,參與行道樹保護、水患治理、工程災害,反國土無限開發、反水庫、反噪音、反中科后里七星園區等議題。他雖然肝硬化併發肝癌,在康復之後仍持續投入環境運動。
方儉自1986年擔任記者時就以揭弊報導聞名,曾獲頒金鼎獎。1990年發起台灣的「世界地球日」運動,投身環保抗爭30年,參與反核、公民電力公司、陽明山保護區變住宅區不當開發抗爭等議題,創辦社區報「天母合眾國」。
政大教授徐世榮為知名地政專家,長期關注「土地正義」議題,反對不當土地徵收,站在第一線為弱勢發聲。曾關注苗栗大埔、灣寶農地改科技園區開發、台北松山機場遷址、士林文林苑、桃園航空城、機場捷運A7站區預標售案、台南市區鐵路東移地下化計畫、社子島開發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