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畢業季即將到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大專院校選擇停辦或是縮小畢業典禮的規模,對此,台灣最大的年輕人社群論壇Dcard推出「線上畢典」,邀請到在各個領域對年輕人很有影響力的「人生學長姐」包含音樂人韋禮安、藝人界斜槓代表 Lulu、數位政委唐鳳、為台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圖文作家霸軒、一件襯衫創辦人黃山料和翊起運動創辦人徐裴翊來Dcard分享當他們在22到30歲、處於青澀與成熟之間的「半熟大人」時的心路歷程。其中,唐鳳分享自己曾睡在陌生人的沙發兩年,文章也在Dcard上引發熱議。
▲「當我是一個環遊世界的半熟大人」— 唐鳳。(圖/Dcard提供)
唐鳳在文章中寫道,喜歡政委這個工作,是因為能夠參與全世界關心共同議題的社群。「以前在蘋果等企業當顧問時,關心的常常是公司推出來的產品、服務或者是客戶,但是那些不買蘋果設備、不用 Siri 的,跟我的關係就比較小」。
「在公部門的好處,是任何人都跟我有關係,尤其在推行一些公共政策時,其實不是用傳統顧客的角度,而是任何公民只要有反映,我們就必須要回答相關的詢問」。
「過去三年,我也協助外交同仁推動革新外界對台灣的印象。國際上的朋友,年紀長一點的想像,可能還是威權的政體,或是立法院會打架。但事實上我們的立法院這幾年也因為佔領運動,變得更開放透明。一直有新的事情發生」。例如「#TaiwanCanHelp」「#TaiwanIsHelping」,「更新全世界朋友對台灣的新印象,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唐鳳分享自己曾睡在陌生人的沙發兩年,文章也在Dcard上引發熱議。(圖/Dcard提供)
唐鳳說,這次參加Dcard的半熟大人交朋友企劃,分享一些半生不熟時代的故事,可能是一個大家比較不認識的唐鳳。
「我曾睡在2、30個人的沙發上,橫跨 20多個國家,持續2年多」唐鳳說,在20幾歲的時候,有一陣子因為有開公司,也有接一些顧問工作,所以認識了一個叫Larry Wall的人,他是程式語言Perl的發明人。當時他正在做 Perl 的下一代,這件事其實非常困難,就有點像是要在現有的英美法系、歐陸法系以外自己成立一個新的法律體系這麼難。社群當時做了兩、三年沒做出什麼成績,「我就想說或許可以來試試,於是就自願參與」。
唐鳳說,第一站到了奧地利,待了一段時間後,直接寫 email 去其他完全不認識的研究者家裡,說:「我是來自於台灣的研究者,現在人在奧地利,因為這邊離你家最近,所以想問你家是不是可以讓我住一個禮拜」。最後其實都不止住一個禮拜。
「因為當時相關領域的專家有 2、300 個人,分佈在 20 多個國家,我當時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到了 20 多個不同的城市去辦黑客松,把這個語言實作出來。這些人我可能都素未謀面,頂多只是交換過一、兩篇論文的網友,我卻只買了單向的機票,去那邊之後自己找一條路,跑去這些網友的家裡住,一住就是一、兩個月」。
▲唐鳳分享自己曾睡在陌生人的沙發兩年。(圖/Dcard提供)
唐鳳提到,這種沙發衝浪的行為,一般來說一次大概只會在1、2個國家,「但我一口氣就同時在20幾個城市進行沙發衝浪,在之前完全沒有做過這件事,也沒有做過調查跟準備。我那時候就是在一個人家的沙發住一、兩個月,住到他受不了,他就會幫我寫推薦信,讓另外一個人收留我,甚至還會提供給我火車票」。
「但我也不是什麼事都沒做,除了一起設計新的語言,我也會協助他們自己手上在做的案子,所以我還是有提供給他們價值的」唐鳳直言,對他來說,這件事徹底改變了他對和陌生人的觀點,過去我們都會被教育說不要上陌生人的車,但現在我們自助旅遊都在搭陌生人的車、住陌生人的民宿。過去人們強調面對面的關係,沒有橫向的興趣作為社群的串接,「在網際網路時代,陌生人因為興趣、供需而彼此結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我比較幸運的是在 15 年前就體會到了」。
「我去沙發衝浪時我的父母其實也會擔心,因為這件事跟他們過去經歷過的非常不同,因此會有擔心也是很正常的。我也沒有特別解釋什麼,因為我那時也已經是20幾歲的大人了,我每天也都會在部落格上寫日記,讓大家知道我每天做了什麼事情」。
▲唐鳳說,喜歡政委這個工作,是因為能夠參與全世界關心共同議題的社群。(圖/Dcard提供)
唐鳳透露,他認為自己小時候就不是一個太好帶的小孩。「在我小時候遭遇霸凌時,我就開始看一些心理學、教育學、兒童發展學的書,目的就是為了搞懂這些小孩在想什麼。其實,如果把你在20歲時放進8歲小孩的身體裡,你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那就是社會化程度的落差」。
「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當時父母對我提出什麼規定,我都會用他們教給我的東西去做檢證,了解適用的範圍。我認為很少有真的放置四海皆準的東西,不管長輩告訴我要怎麼做,我都會問他前提條件、定義域是什麼?後來我學到,只有少數的東西定義域是普世的,所謂的社會常規,換到地球的另一面,有些就不適用了」。
唐鳳說,「記得很小的時候,有次阿嬤跟我說水一定要煮沸才可以喝,我就喝了一個月的自來水,發現其實並不會怎樣。長輩的經驗跟知識有其時代背景,在阿嬤的那個年代,自來水是真的不能生飲,因為殺菌不足,或是沒有足夠的管線鋪設」。
所以他質疑所謂的定義域,並不是長輩說錯了,而是說的事情可能到某一年就不適用了。「批判思考」只是提出支持性的質問:假設這是對的,它在甚麼條件下才是對的?
唐鳳說,希望跟現在的畢業生分享一段詩詞,“Ring the bells that still can ring. Forget your perfect offering.”,中文他翻成「鐘能敲響就敲響,十全樽俎莫指望。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的入口。」
如果一直想要等到完美的機會到眼前,很可能會等不到。
所謂的完美、適合,很多時候都是跟機會彼此相處得來的結果,在這之中也要調適自己。「如果有一個半熟的機會可以把握,也願意調整的話,學到的正是終身學習的能力,在不完美的機會中繼續學習,才是真正可以成為缺口的那道光」。
▲唐鳳說,所謂的完美、適合,很多時候都是跟機會彼此相處得來的結果,在這之中也要調適自己。(圖/Dcard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