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許珮絨報導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為測試新型飛彈的攔截高度和能力,昨(11)日晚間分別在台東成功鎮基翬漁港和屏東九鵬基地,發射「天弓二型飛彈」與「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最後弓三成功在蘭嶼上空攔截弓二。由於天弓三型飛彈本來的攔截性就很強,中國媒體甚至曾將之稱為「台版薩德」;如今最大彈道高度無限高的增程版進入測試階段,更有望提升我國軍事的防禦能力。
▲中科院今晚在東海岸試射天弓二型飛彈。(圖/翻攝畫面)
根據漁業署公告射擊通報顯示,中科院分別在6月11日、12日及15日、16日共計4天,於晚間7點40分至8點45分止,在東南部海空域進行火砲射擊,範圍包含綠島、蘭嶼及恆春海空域,而這也是中科院今年第二次在東海岸試射飛彈。
▲天弓三型飛彈。(圖/翻攝自中科院)
據前雄三飛彈總工程師張誠博士表示,天弓二型垂直發射是當靶彈,主要在測試天弓三型飛彈的攔截高度。而天弓三型增程型飛彈目前還在研發測試階段,中科院希望其攔截高度至少可以超越愛國者飛彈的40公里;若測試成功,等於填補了我國薩姆飛彈至愛國者飛彈的攔截涵蓋高度,將讓台灣的防禦網更加嚴密。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曾表示,當飛彈的有效攔截高度達到40公里高時,代表它有潛力可以攔截射程在1000公里到3000公里間的中程彈道飛彈;但若要具備像薩德的功能,除了攔截高度之外,彈體運動性、雷達精準度也必須大幅提升,尤其是能否得到衛星預警情報的支援,這個可能比飛彈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