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翁苡軒報導
俗諺,是民間流傳的常語,通常我們能夠從俗諺中看出當地的文化、風俗民情或是飲食習慣,有的甚至具有相當的教育意義和提醒功用哦!端午節將近,年年都在過端午節,但是神粉們對於端午節的俗諺了解多少呢?今天就由神美編來和大家介紹幾句台灣道地的俗諺吧!
端午節又稱「五月節」,台灣客家有句俗諺:「五月毋食蒜,鬼在漘頭轉。」五月,也就是在端午節前後;從這句俗諺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具警示、告誡意味,意思是如果在這個時候不吃蒜的話,厲鬼就容易纏上身哦!也顯示了「蒜」在客家文化中,具有驅邪的作用和其重要性。
▲蒜不只在西方能趕走吸血鬼,在台灣客家也有驅邪的說法哦! (圖/三立新聞網)
而一樣有驅邪、避邪之意的閩南諺語:「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
因為菖蒲的樣子像劍一樣,所以有驅邪之意,而「艾」字音通「健」,不只有身體強壯之意,也和榕枝一樣,有避邪之意哦!而端午節當天,家家戶戶的門外都會插著艾草、榕枝、菖蒲,稱為「榕艾苦草」;人們也會將艾草浸入洗澡水中,用艾草水來擦身體,據說也有防毒、健身的功效哦!
▲艾草水擦身體,據說能防毒。 (圖/三立新聞網)
還有一些諺語,是在說端午節前後會發生的事情,比如「袂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袂食五月粽,破棉被毋甘放。」就是在說端午節之前,天氣還是會忽冷忽熱,在端午節之後,所謂的「純陽」日一到,氣候就會較穩定了。這句諺語也是在提醒大家,端午節前,冬季的衣物、棉被先別急著收;等到端午節過後,天氣穩定了就可以收起來囉!
▲端午之前棉被別急著收哦! (圖/三立新聞網)
透過這些諺語,我們能夠更直接的明白一些該時節生活上要注意的事情,諺語不只是諺語,也是我們生活上的好工具哦!神美編的介紹就到這邊囉!神粉們還知道更多與端午節有關的諺語或風俗民情嗎?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分享讓大家知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