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歐洲疫情趨緩,預計在7月1日放寬邊境管制,然而首波名單並未見台灣,引起台灣部分網友不滿,質疑政府過去數月做的「口罩外交」根本沒用。對此,前外交官、時代力量媒體創意部主任劉仕傑昨(27)日在臉書表示,歐盟開放境管的決議並「不具法律強制力」,並指出決策的人是歐盟內部一群資深外交官及大使,「比較類似內部的意見共識」,並非歐盟正式決策機制產生的決定。
▲歐洲預計在7月1日放寬邊境管制。(圖/資料圖)
台灣防疫成功的事蹟讓不少國家稱讚,不少人也認為其他國家如要放寬邊境管制,台灣有很大機率出現在名單上。可繼日本之後,這次歐洲開放境管,初步訂定的「安全國家名單」上有日本、南韓、泰國、紐西蘭等國,就是沒看到台灣,也難怪不少人失望。我國外交部則表示,已就此事與歐盟保持密切聯繫,歐盟目前仍未定案,但「互惠」是歐盟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現階段將繼續依據指揮中心「邊境風險嚴管、國內鬆綁」的原則與歐盟交換意見,期盼在歐盟與台灣納入邊境開放名單,鬆綁邊境管制措施時,除適用雙方「互惠原則」外,也能保障國人健康。
對此,劉仕傑在臉書上指出,以下幾點:
一、不具法律強制力的決議
這項決策的人是歐盟內部一群資深外交官及大使,比較類似內部的意見共識,但並非歐盟正式決策機制產生的決定。各個歐盟國家「沒有一定得遵守」這個共識。
二、名單目前預計每兩週更新一次,簡而言之就是「滾動式檢討」。
現在不在名單上,搞不好下次就會被提出來討論要不要放進去。兩個禮拜過得很快,大家不用太焦慮。
三、「互惠」是一個原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原則。
原則上我開放給你進來,你也要開放給我進來。但,這只是原則之一。
四、各國高度政治力的施壓。
如南歐國家海灘宜人,是美國人的度假勝地,自然希望對美國開放大賺暑假觀光財,但偏偏美國疫情不怎麼理想。
▲劉仕傑認為對台灣來說「現在被放在開放名單內」是並非好事。(圖/資料圖)
至於要不要開放台灣,劉仕傑認為對台灣來說「現在被放在開放名單內」是並非好事,直言如果兩個禮拜或一個月後,歐盟來問台灣:「怎麼樣?這一波把你們放進來,如何?」屆時要不要接受,都得仔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