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華盛頓2日電)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台灣成立港人救援專案,美學者在「外交政策」撰文指出,台灣以人道主義出發協助港人,表明作為區域民主與人權區域燈塔地位,走出獨特的民族主義道路。
▲陸委會於1日正式成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圖/翻攝自陸委會臉書)
在北京強制通過並執行港區國安法後,國際對爭取權益的香港民眾安危感到擔憂,包括英國、美國、澳洲都表達將提供港人庇護。
在總統蔡英文於5月宣誓就任第2任期後不久,就責成大陸委員會制定「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蔡總統並在臉書上表示,這是給予香港人最實際的支持與協助。陸委會也於1日正式成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第一天就接獲超過180通電話與郵件詢問。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今日刊登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副教授格雷滕斯(Sheena Chestnut Greitens)與密蘇里大學韓裔助理教授許亞蘭(Aram Hur,音譯)分析台灣與南韓在接收難民上的不同。
文章指出,台灣近來的舉措看來像是對鄰近的香港日益加劇的危機所給予的直接人道主義反應,事實上,台灣正在採取的行動確保一條不同於亞洲其他國家的獨特民族主義道路,並可能從根本改變區域權力態勢。
▲蔡英文於5月宣誓就任第2任期後不久,就責成大陸委員會制定「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圖/總統府提供)
與南韓對北韓難民重新安置的目的在援助同族裔同胞截然不同,台灣將援助港人計畫定調為人道主義,目的在協助爭取民主與人權的戰鬥,這讓台灣援助港人的獨特性更為鮮明。
文章指出,這樣的差異反映近年來台灣與南韓在身分認同的不同,隨著民主化與世代交替,支持維持兩岸現況以及以台灣民主為中心的身分認同越來越具共識。蔡總統的最新舉動也進一步鞏固這樣公民認同,台灣不再採取過去的種族或泛中模式,而是將自己視為民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