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三峽大壩175米防洪…淹重慶?專家曝2下場:炸掉或廢掉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2020年汛期以來,中國長江流域多地爆發洪災。有專家認為,號稱蓄水量可達175米的三峽大壩,145米就洩洪,可見防洪功能不彰,研判三峽大壩將步三門峽水庫後塵,「最後要麼炸掉,要麼廢掉;」所謂廢掉,就是把所有的閘門都打開,讓水流自然的穿堂而過。

▲三峽大壩(資料照)

專欄作家廖遠在《大紀元》發表「大禹治水與三峽工程防洪失敗」一文指出,防洪曾被宣傳是三峽工程最核心的效益,現在的事實則恰恰相反,三峽工程對防洪不見任何作用。

他說,位於上游的重慶到三峽大壩,兩地距離超過600公里,汛期洪水期間,兩地的高度差越大。在三峽水庫蓄水至135米時,從大壩到庫尾之間的水位落差多達34.7米,遠遠超過了工程論證報告認為的0.4米。

文中指出,據旅德專家王維洛估算,汛期三峽大壩的壩前水位達到175米,重慶水位可達到217米。重慶市火車站的鐵軌標高為海拔196米,那時,重慶市的所有鐵路線都要被淹沒,重慶市的一部分市區就會被淹沒。也就是說,三峽大壩的壩前水位達到175米時,對下游起到了防洪作用,但是,庫區的部分居民早被沖走了,重慶市早就被洪水淹沒了。

該文表示,壩前水位即使不達到了175米,上游也處於洪澇災害的危險之中人們說三峽工程防洪,常常只考慮了下游的防洪,但不能只考慮下游防洪,而不顧上游的防洪。因此,上游防洪和下游防洪常常是一個顧此失彼的關係,下游防洪了,上游可能因為水位抬高出現洪澇災害。

該文研判,類似三峽工程這種築大壩、建水庫、蓄水發電的治水思路,早已有失敗的先例,黃河中上游的三門峽水庫就是前車之鑑。1960年號稱中國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的三門峽水庫,2004年,為徹底解決渭河水患,三門峽水庫不得不停止蓄水發電。

文中說,已有專家斷定,三峽水庫也將步三門峽水庫後塵。三峽大壩最後要麼炸掉,要麼廢掉。所謂廢掉,就是把所有的閘門都打開,讓水流自然的穿堂而過。

中國近來受到強降雨影響,各地淹水災情頻傳,三峽大壩是否受到影響,再度引發關注。位於三峽大壩上游的重慶市江津區綦江五岔站,6月底創下80年來最高水位。當地政府更首度發布洪水紅色預警,撤離沿岸4萬人。

▲重慶豪雨引發土石流(圖/翻攝自微博)

 

#洪峰強襲!三峽大壩面臨考驗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日本 LIVE直播聊天室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