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維生素D和鐵蛋白是嬰幼兒成長的重要營養素,基隆長庚團隊研究卻發現,以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1歲時罹患缺鐵性貧血的機率,是混合餵養嬰幼兒的9倍,維生素D不足的比率也高出6倍;因此推測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生長較緩慢可能與缺乏維生素D和鐵有相當高的關聯性。此重要發現已刊登於2019年12月的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廖穗綾醫師。(圖/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提供)
基隆長庚醫院兒科醫師因此呼籲,母乳是媽媽們給寶寶最好的禮物,母乳的營養是一般配方奶無法取代的。然而母乳不含維生素D,維生素D會增加鈣吸收及骨骼生成速度,因此需額外補充;而4個月過後的寶寶對鐵的需求上升,因此需靠副食品或鐵劑來補充,鐵會促進IGFBP-1(類胰島素生長激素結合蛋白-1)的分泌,IGFBP-1是一種生長因子,能刺激肌肉細胞生長和分化。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廖穗綾醫師表示,常有家長擔心純母乳哺餵會影響寶寶成長,過去也有研究認為純母乳哺餵的孩童比較瘦小。為探討此現象是否仍然存在以及其造成原因,長庚團隊針對630名嬰幼兒進行檢測研究,其中純母哺餵191名、配方奶或混合哺餵439名;從1個月大追蹤至3歲,檢測其身高、體重及頭圍,每年抽血檢驗生長相關營養素,並填寫飲食問卷。
研究結果顯示,純母乳餵養超過4個月的孩童,在1歲過後雖然成長曲線大多在標準範圍內,但其身高落在低標的比例卻較高,1歲21.6%、2歲19%、3歲22.9%;而配方奶或混合哺餵的孩童僅為1歲13.1%、2歲9.6%、3歲18.2%。
抽血結果則顯示,純母乳餵養的孩童在1歲時,罹患缺鐵性貧血的機率為34%,是混合餵養的孩童的9倍,而維生素D不足的比率為60%,是混合餵養孩童的6倍。不過在2歲過後,純母乳餵養的孩童血中鐵蛋白指數逐漸恢復正常,可能因為在該年紀過後大部分的孩童會以魚肉類等固體食物為主食,因此鐵質來源豐富。但血清維生素D的濃度,一直到3歲仍持續偏低,其原因不明,有待進一步研究。
▲維生素D和鐵蛋白是嬰幼兒成長的重要營養素。(圖/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提供)
▲維生素D和鐵蛋白是嬰幼兒成長的重要營養素。(圖/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提供)
問卷進一步發現,有高達8成的孩童,以純母乳哺餵時未適當補充維生素D及鐵劑,使得血中鐵和維生素D呈現缺乏現象。
為降低寶寶成長緩慢之疑慮,廖穗綾醫師建議家長在寶寶剛出生時以純母乳哺餵,應補充口服維生素D每天補充400IU。等寶寶4個月大時,鐵的補充則可藉由副食品來加強,但若未開始使用副食品或進食狀況不佳時,則可使用口服鐵劑每天補充每公斤1毫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豬肝、蛋黃、乳製品、麥片、深海魚類(鮪魚、吳郭魚、鮭魚)、深綠色及紅黃色蔬果等。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如豬肝、燕麥、糙米、火龍果、蘋果、百香果、肉類、蛋、全麥麵包、木耳、紅莧菜、和紅鳳菜等。
除了對生長有影響外,最近也有不少科學家發現,維生素D對於對抗病毒及提高身體免疫力有幫助。因此醫師呼籲家長,在哺餵寶寶純母奶時,不要忽略了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素的重要性。
▲基隆長庚醫院兒科醫師呼籲,母乳的營養是一般配方奶無法取代的。(圖/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