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吳建德報導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鬼門」開啦,這神秘的月份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感到敬畏,或許感到平常,但其實只要了解其內涵就可以理解其深刻反映了先民們的用心,並逐漸演變為台灣特有文化。但鬼月由來到底為何呢?
許多神粉應該都在網路看過「鬼月」由來說法之一:明太祖朱元璋認為農曆七月是吉月,故將此定為「鬼月」,藉此獨享這月份,並且隨著移民至台灣而流傳至今。其實這種說法並無正式論文研究,且清朝滅明鄭政權後也將在台漢人都遷回中國,故此種說法當茶餘飯後故事即可。
▲道長化身太乙救苦天尊普度十方(圖/寶島神很大)
說到鬼月,不得不提到「中元節」與「盂蘭盆節」,除了佛道差異外,其實雙方都融合了彼此特色與結合民間信仰,且在傳播至各國後又產生出新的風俗。以台灣為例,在古中國其實只在7/15當天有祭祀活動並稱為「鬼節」,但台灣因為早期先民胼手胝足,來台開墾,死於各種天災人禍、瘟疫等原因,死難者眾多,民間怕無主鬼魂作祟,所以台灣對於鬼魂祭祀特別重視。並在中元節前後開始家家戶戶「私普」或於宮廟「公普」,民眾也會在當月份祭拜祖先與地基主。這風俗成熟於晚清。直至民國四十一年政府推行節約政策才逐漸將普渡集中於當月15日。
▲民眾認為食用普度完供品可保平安(圖/寶島神很大)
但在晚清文獻中並無鬼月一詞說法,直至日治時期文獻才有提及此詞,但並沒有普及化。且先民於七月還有拜七娘媽、做十六歲禮等禮俗,與慶祝秋收等禮俗,故鬼月一詞很有可能為現代化產物。
▲大士爺為鬼月秩序管理者(圖/寶島神很大)
但不管由來如何,孰對與錯,這個月份其實只是要提醒人們,慎終追遠、並且對任何事物抱持崇敬與關懷,許多網路流傳禁忌其實也是要人時刻警惕自己不造成他人麻煩,做個彬彬有禮的良善公民,對於鬼月其實不必抱著過多恐懼。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我的媽呀!林小姐】好書預購連結: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865
讀冊網路書店: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905149.html
三民網路書店:https://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768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