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52歲從商的王先生(化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5年,平常血糖控制不錯,糖化血色素(HbA1c)也在7以下,不過因工作應酬常喝酒且有抽菸習慣,某天早上起床突然胸悶喘不過氣,進一步檢查才驚覺自己有心臟病變與腎臟損害的症狀。後來經由醫師處方適合藥物以及確實遵照醫囑,目前情況控制穩定,蛋白尿的症狀也獲得改善。
▲在台灣,有九成以上的糖友可能具有心腎共病的風險(圖/資料照)
在台灣,有九成以上的糖友都像這位王先生一樣可能具有心腎共病的風險,根據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首度針對國內近1.5萬名第二型糖尿病友進行的篩檢普查,結果顯示有五成的糖友血糖控制達標(糖化血色素HbA1c < 7),顯示近年糖友重視血糖控制的具體成果。
然而,有近六成合併有高血壓、近四成合併出現蛋白尿,而糖尿病併有高血壓與蛋白尿,是心腎病變的高風險因子,顯示糖尿病友注重血糖控制的同時,如何及早避免心腎併發風險也將是未來糖尿病照護的重要課題!提醒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也要及時注意高血壓心腎病變症狀,定期檢測心腎風險因子,配合醫師給予的治療建議,積極照護。
據統計,台灣糖尿病近10年的照護品質提升相當有成,自2000年至2014年間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整體粗死亡率下降16.8%、總住院率亦降低21%,另,糖尿病大小血管併發症,如足部病變、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防治也已略見成效,發生率減緩或持平。不過,這幾年也同時發現糖尿病併有心、腎共病的人數逐年增長,2000至2014年間,心臟衰竭人數增加1.8倍、慢性腎臟病人數增加4倍,而慢性腎臟疾病如沒有及早阻緩惡化最終可能會演變成洗腎,現今洗腎人口中就有46.1%併有糖尿病。
為了幫助第二型糖尿病患了解自身的高風險因子及病識感,並盼患者遠離腎病變、心臟衰竭共病威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於8月至10月進行【保腎護心 篩初健康】全台萬名糖友心腎病變風險大普查,抽檢12家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等14,669名糖友。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普查結果顯示,有50%糖友的血糖控制達標(糖化血色素HbA1c < 7),顯示台灣近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努力與品質有所提升。然而,調查中卻也發現96.65%的糖友有合併至少一項的心腎病變風險因子,心腎病變風險因子包含高血壓、高血脂、抽菸、肥胖、出現蛋白尿或是家族有心血管或慢性腎臟病史。而這次普查中也發現,有56%的糖友併有高血壓疾病、37%糖友出現蛋白尿,同時併有高血壓與蛋白尿的糖友也達23%;近乎每5位糖友中,可能就有1位同時併有高血壓與尿蛋白。本次調查中也引用國外研究之風險計算公式,推估台灣接受普查的糖友平均10年發生腎臟疾病的風險機率的為36.93%、5年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機率為6.24%。因此,需提醒糖友們不僅要控糖管理,也要預防其他器官病變!」
同時,杜思德也鼓勵糖尿病照護團隊學習糖尿病照護新知,結合最新國、內外醫學實證觀念,運用適切的衛教工具增進醫病共決與溝通,並導入數位化衛教管理,讓糖友在與疾病長期抗戰的過程中,得到更全面、更專業的照護。尤其今年受疫情影響,藉由「e化」照護系統,例如「講糖APP」,可以讓衛教團隊在線上與糖友一對一諮詢,讓照護不受空間限制。
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台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病友,國健署長王英偉提醒:「預防重於治療」!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糖尿病觀念不再停留在控糖達標、治療合併症,在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今年發布最新糖尿病標準醫療照護指引中,強調糖尿病治療除注意控糖時,也要評估心腎病變風險,及時選擇具有心腎保護的藥物,並建議糖尿病患者定期接受心腎病變險因子檢測,及早做好更全面的心腎保護。
在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即將到來之際,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以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共同提倡宣導「控糖321」,提醒糖尿病患者應做好個人血糖及共病控管,遵照醫囑守護自身健康。
血糖監控3指標:監測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
腎臟功能2注意:監測微蛋白尿、檢測腎絲球過濾率(eGFR);
心衰預防1定要:早期控制三高,預防心衰竭合併症。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舉辦2020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記者會,並分享在地化主題「控糖護健康 e起衛心腎」(圖/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提供)